川剧传承人陈智林——传承民族文化,回归戏曲本体

一腔一调,一板一眼

一招一式,一悲一喜

川剧,让艺术的呈现变得更加灵动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

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的传承

川剧是中国西南部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它主要有高腔、胡琴、弹戏、昆曲、灯调五种声腔,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剧种演变历史的一个缩影。明末清初,昆曲、弋阳腔、青阳腔、陕西梆子、湖北汉调、徽调等声腔流入四川,乾隆、嘉庆年间与当地的薅秧调、川江号子、地方小调、宗教音乐等逐渐融合,基本完成了外来声腔“四川化”的演变过程。辛亥革命前后,高腔、昆曲、胡琴、弹戏及四川本土的灯戏在同台演出过程中融为一体,形成“五腔共和”的川剧,一直延续至今。

川剧剧目丰富,有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六千余个,以《黄袍记》、《九龙柱》、《幽闺记》、《春秋配》、《东窗修本》、《五子告母》、《神农涧》、《情探》等为代表,其中不少是宋元南戏、元杂剧、明传奇与各种古老声腔剧种留存下来的经典剧目,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的《柳荫记》、《彩楼记》、《绣襦记》、《白蛇传》、《拉郎配》、《打红台》及改革开放时期改编、创作的《巴山秀才》、《变脸》、《死水微澜》等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显示出川剧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川剧表演生活气息浓郁,生动活泼,风趣幽默,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川剧艺人创造了变脸、藏刀、钻火圈、开慧眼等许多绝技,表演时火爆热闹,新奇有趣,形成川剧的一大特色。川剧五种声腔中,以曲牌体的高腔音乐最具创造性,其帮、打、唱相结合的结构形态使戏剧与音乐的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我国戏曲高腔音乐发展的杰出代表。

文化的典藏

川剧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近年来,川剧同其他各种地方戏曲一样出现了生存危机,观众减少,演出市场萎缩,经费不足,传承发展举步维艰,抢救、保护川剧的任务正严肃地摆在人们面前。

川剧传承人陈智林

 

四川成都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曾任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1979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四川省川剧学校学习,启蒙老师为该校小生演员邱永生,后遍访名师,深得刘又全、罗玉中、蓝光临等上一辈川剧小生表演艺术家的真传。

他15岁开始学艺,就是从跑龙套起步的。学艺之初陈智林年龄偏大,他骨头的软度和力度稍差。为了舞台上精彩的亮相,陈智林吃尽了苦头,克服了许多不可想象的困难。冬季室内比室外冷,夏季练功房温度近40摄氏度,他练功不辍,终于练就了一身"硬功夫"。

陈智林作为川剧小生演员,其舞台形象充盈着书卷气,唱腔瓷实浑厚,舒卷自如,声情并茂,形成了独特的川剧“陈派”小生表演艺术流派。代表作品有:《变脸》《巴山秀才》《易胆大》等。

陈智林谦虚好学,不拘一格,在表演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魅力。工文、武小生、正生,扮相俊美,表演细腻传神,增长声腔起伏变化,清新悦耳之韵塑造性格各异的舞台艺术形象,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一致好评。

担任四川川剧院院长期间,戏曲网站,他不屑艰苦,努力创新,探索建立了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而高效的现代艺术表演团体管理运行机制,带领四川省川剧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传承民族文化,回归戏曲本体

让蕴藏着博大精深文化

集传统和现代审美于一体的川剧

走向大众生活吧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川剧 » 川剧传承人陈智林——传承民族文化,回归戏曲本体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