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致力推进广东汉剧传承与创新

“若留钱财于子孙,不如积德给后人……”唱腔起伏跌宕、节奏多变,国庆期间,大埔县通过举办展演、送戏下乡,7天推出5场汉剧盛宴,《客家之子•田家炳》《梅州愚公•张维山》等精彩汉剧接连上演,城里乡间,汉剧汉曲艺术人的身姿与百姓的笑脸,共同交织成一幅文化欣欣向荣的美好图画。

在戏曲艺术沉浮飘摇的发展历程中,大埔广东汉剧始终紧贴时代与人民的需要,秉持传中有创、新中有承,深入群众开展“周六文艺晚会”“送戏下乡”等活动,沿着戏曲艺术的内在之道砥砺奋进,培养出一批优秀汉剧人才,一步步推进汉剧艺术向前进发,与汉剧界同仁合力耕耘,引得“牡丹”再次香飘南国。

走入群众 “活鱼要在水中看”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周六的翰林剧场人声鼎沸。

面积不大的剧场、90后的细哥细妹、经典的客家古韵,观众席上不时传来声声叫好,这里就是大埔民间的“维也纳音乐厅”。

2015年,大埔县推出“周六文艺晚会”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家住丽水湾的黎子华是汉剧的铁杆粉丝,每周末都会带着老伴过来观赏汉剧。黎先生告诉记者,这里的氛围很像过去汉剧辉煌时期的感觉。

 

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在光德镇上澄村表演《蓝继子救嫂》等经典剧目,吸引众多村民前来观看。(吴腾江 摄)

灯光亮起,在离大埔县城30公里的光德镇上澄村,一幅充满客家风情的画卷缓缓展开:正气凛然的蓝继子,刁滑奸诈的许氏,形容枯槁的王氏……戏曲人物的你来我往,在虚实结合、自然流动的舞台时空中交替上演。

“这台戏很好看,我喜欢!”晚上7时,“锵锵锵”锣鼓声响起,戏剧准时开幕,上澄村69岁的廖国史盯着舞台,目不转睛地说。当晚,传承保护中心送来了《蓝继子救嫂》等经典剧目,来自周边乡镇的2000多名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戏台,津津有味地观看。

舞台前,来自平原村的廖开顶哼着台上小曲,自小钟爱汉曲的他坦言:“小时候要想看演出,必须得走一个多小时到镇里的大舞台看。一年到头看不了多少场次。”

“活鱼要在水中看”。戏曲接到地气,才能做到“如鱼得水”。

近年来,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正式开展“送戏下乡”。赴全县巡演,一年送戏下乡100多场——这是过去一年中心的演出记录。"我们几年来陆续完成了‘党在我心中’戏剧展演、宣传十九大精神,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及巩文创卫等专题文艺晚会。"中心主任郑永华表示。

人才培养  南国牡丹吐新蕾

“你可知周瑜七岁读兵书,九岁年间破江南。一十三岁封都督,为丈夫理该把书读……”真假声互相结合,声音清脆,但并不柔媚。在大埔县翰林剧场,26岁的“小生”何添德正在排练汉剧《盘夫》选段。如今,在汉剧展演大大小小的舞台上,都能看到其英姿飒爽的身影。

说起他进入汉剧演员这一行,还颇具故事性。

“因为内向,18岁以前,父亲都不知道我的假声是怎样的,直到有一次,我看完演出,在房间中学着郑永华团长唱了一首《贵妃醉酒》,我的子喉嗓第一次被父亲听见,他赶忙让我好好唱几句,听完竟然直夸我有天赋,迫不及待地鼓励我进入这一行。”何添德说,父亲的肯定加之从小家庭汉剧氛围的熏陶,2012年,他正式加入了大埔县汉剧团。

何添德的父亲,便是当今汉剧界知名小生——“金嗓子”何国美。“我是在汉剧氛围中长大的,我拜父亲为师,主工汉剧小生行当,如今,父亲依旧为我指导要领,严格要求,通过不断磨炼来提高我的水平。”何添德说,如今父亲的演出角色逐渐由他顶上,以传承衣钵。

老一辈汉剧人在给年轻人上培训课。

在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跟何家父子一样,以老一辈和师徒关系带动年轻一辈的例子不在少数,以言传身教的形式传授技艺,能够让新生力量逐步掌握汉剧各行当的表演特点。

被称为“广东汉剧重要传承地” 的大埔县,广东汉剧这一块绚丽夺目的文化瑰宝,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一块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大埔县培育出以黄粦传、黄桂珠、罗恒报、范开圣等老一辈汉剧泰斗,可谓人才辈出,精英云集。

#p#分页标题#e#

但80年代以来,大埔广东汉剧曾经历一段低谷期,从剧迷到演艺队伍本身都出现了断层,存在演艺人才青黄不接、行当缺失严重等问题。“一个汉剧演员培养需要8至10年,从普通到优秀又需要8至10年,先天需要具备声、色、艺天赋,后天则需要勤学苦练,不断摸索角色情感、表现方式。”郑永华坦言人才培养之不易。

人才是汉剧发展的“源头活水”。因此大量培育汉剧艺术演唱人才、表演人才,尤其是培育青少年一代,是汉剧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进校园、进社区,开展唱腔、身段等各行当的培训班。

在大埔小学的戏曲戏剧室,一群一年级的小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争先恐后地尝试扮相与动作,小小的个子颇具腔调。这是2013年开始在学校开办的戏曲进校园培训班,普及大埔小学、张云栽实验小学、虎山中学、大埔县机关幼儿园等中小学及幼儿园。通过几年的努力,各个校园培训的学生人数达到数千人。

除此之外,中心还积极从梅州市艺术学校引进05、13、15应届专业毕业生补充到单位中来,使演艺队伍更趋年轻化、专业化,现队伍平均年龄28周岁。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人才得到极大补充,老、中、青三代均有能独立承担剧目表演的演员,同时,缺失多年的行当也逐渐补充完整,甚至还打造出了能老生兼丑生、小生兼红净、花旦兼武旦、演员兼乐队、乐队兼演员、演员兼从事编剧、导演,乐队兼作曲及舞美设计等一专多能的演艺人才。

传承创新  细细耕耘春满园

记者了解到,随着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今天的人们也拥有了强大而便捷的信息交换途径,年轻人更愿意通过网络、电视、电影、游戏等途径寻求快乐。年轻一代终于跟戏曲渐行渐远,引发了观众的普遍断层。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戏曲在中国遭遇了“低谷”。

同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的汉剧,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成为文艺工作者思考的难题。

10月4日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的现代广东汉剧小戏《客家之子·田家炳》,便是近年来,大埔县创新广东汉剧的生动写照。

该剧讲述的是1997香港金融风暴,经济受损,田家炳基金会收入大大减少,对外承诺的捐资难以为计,83岁高龄的田家炳面对家人的不舍和朋友的不解,毅然卖掉自己700余平方米的大别墅来继续支持慈善教育事业的大爱无疆的故事。“这部剧是我们在田老诞辰100周年之际创作的,创新点在于深入结合田老为教育奉献的事迹,通过与汉剧唱腔结合,展现其为教育鞠躬尽瘁的形象。”郑永华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戏曲题材进一步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题材中解放出来,呈现出现实化、生活化、广泛化的特征,一些题材把戏曲艺术的视野放到新的时代与环境中,具有极强的开拓性与开放性。

《客家之子•田家炳》编剧、导演、国家一级导演、国家一级演员段示威认为,其中有一些问题是需要探讨与关注的,应该保持一种严谨求实的态度,决不能使之沦为哗众取宠的态度,更不能“跟风”唯大奖马首是瞻。艺术创作形式可以推陈出新,可以百花齐放,唯独不能失去戏曲本体,否则就会失去戏曲独有的艺术魅力,一定要敬畏、虔诚,戏曲网站,恭敬以待。

“当年轻一代成长到了一定时期,会开始回归到传统文化当中。过去,90后喜欢喝可乐,但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90后喜欢上了茶文化,其实汉剧也是一样,到达了一定时期,自然会有年轻群体成为观众,因此我们不必阿其所好,强求年轻一代进入剧院。”段示威说。

“创新不离根,传承不守旧”。郑永华介绍,目前大埔广东汉剧在创新排练现代题材戏的时候,会在保证原汁原味基础上,根据剧情需要,做到紧跟时代脚步、在唱腔中适当加入现代元素、合理利用声光电、加入舞美、客家山歌等元素,全面丰富现场效果。

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赴北京参加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节目录制。

声声鞭炮满堂彩。日前,大埔县报送的广东汉剧小戏《罗成叫关》经过精心编排成功入围中国滨州·博兴非遗(稀有)剧种小戏展演,荣获由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颁发的“受到观众好评”荣誉证书和中国非遗(稀有)剧种小戏展演组委会授予的“优秀传统剧目”称号,代表着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国”字级荣誉从零到有的突破,更是大埔广东汉剧的一次跨越式进步,象征着大埔广东汉剧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汉剧 » 大埔致力推进广东汉剧传承与创新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