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魅力—登上中央台的吕剧《马耀南》

戏曲的魅力
—登上中央台的吕剧《马耀南》

11月23日下午3:09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九州大戏院》隆重播出了邹平市吕剧团创演的大型吕剧实况录像《马耀南》,受到各界广泛好评。在国家级电视台播出戏曲节目一般是国粹京剧一手遮天,地方戏里豫剧、黄梅戏和越剧这几个剧中轮番上阵,也有一席之地,近年来作为文化大省的山东主要地方剧种吕剧鲜有登场,而县级剧团在央视露脸也是凤毛麟角。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个县级小剧团能够演大戏、创新戏、大作为呢?就如胡福祥团长所言,那就是植根于沃土,坚守心中的梦想与责任,努力创造条件,多排剧目,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在邹平,只要你到广场公园转一圈,就会感受戏曲的魅力有多深,黛溪湖、市民公园不管是阳光高照还是夜幕降临,便可以看到票友在清唱。不需要报幕,不需要叫板,只要戏迷票友挨个轮番上阵鼓板一响,琴弦一拉,便唱开了。这边唱京剧,那边唱吕剧,另一边唱歌曲,还有一边擅长锣鼓场,你方唱罢他登场,有板有眼、韵味十足,自娱自乐、好不自在。在农村更是由许多庄户剧团不但在乡村演出还到市里参加比赛,一年到头真可谓说不完的戏迷票友唱不完的戏。正是由戏曲的土壤,才有剧团的发展空间。    
邹平人爱看戏,也爱唱戏,但多以男士爱京剧,女士喜吕剧为主,而文化层次上也是偏高者喜欢京剧反之偏爱吕剧。京剧博大精深,唱腔复杂华丽深奥,但是比较难懂。吕剧相之比较通俗易懂,唱腔委婉动听有富有地方气息。之所以邹平吕剧团能够编排《马耀南》可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是真有金刚钻,戏曲大全,敢拉瓷器活。邹平吕剧团成立于1965年,其前身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建团已有五十多年。团长胡福祥从事戏曲行业已经四十余年,跟着剧团起起落落,见证了戏曲的衰退与繁荣。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里吕剧侧重于家长里短的“家务戏”,以女人戏多,而邹平吕剧团编排《马耀南》却是重大历史题材的革命英烈戏。

马耀南的事迹在邹平可谓是家喻户晓,他所在的长山中学也成了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马氏兄弟故事传奇、文学创作等多见于文史资料和文学报刊杂志,但是影视拍摄好像前些年有过启动,不知怎么销声匿迹。估计可能因为马耀南籍贯的归属问题的障碍原因吗?马耀南是旧长山县人,现在他所在的村庄已归属淄博市周村区。但是马耀南战斗活动大部分范围却是在现在的邹平境内,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其中我家的邻居就有几个1938年参加八路军,还有一位是马耀南的秘书,在攻打邹平城时牺牲。可以说马耀南是邹平及周边一带名副其实的抗日英雄,邹平吕剧团排演马耀南顺乎民意,名正言顺。

看《马耀南》,虽然是舞台表演,但是融合了影视的表演手法,虚拟与真实做到了有机结合。剧中通过抗战幸存者潘国栋回忆马耀南从教书先生到举起抗日大旗再到满门英烈的传奇故事。采用穿插回忆,把一些故事大概直接告诉观众,让观众全身心去欣赏其中的细节,避免了剧情节奏缓慢松散,使情节更加紧凑。剧中沈鸿烈给马耀南的信函采用的旁白、画外音表现形式就是借鉴了影视的表现手法,不是像京剧《四进士》宋士杰读书信把内容淋漓酣畅唱了下来,而是未露面的人物沈鸿烈以旁白、补白、画外音像的形式出现。这种表演既有演员表现内心世界激烈复杂心情的独白唱段,又借助影视表演手段直观展现对方人物表情、语言和动作,在倾听优美唱词的同时,既了解剧情发展又丰富了舞台画面。整个剧目保留了传统戏曲的唱念做打形式,没想到吕剧表演也不局限于家长里短的“家务戏”,演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英雄豪杰也不在话下,了如指掌。武戏匍匐前进、攻城等,仿佛看到了京剧现代戏《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的武打场面,一连串的翻跟头动作,让观众过把瘾,引得阵阵掌声。在乔装打扮智取长山城一节,抬花轿一招一式、皆有程式,以喜、忧、惊、羞的各种姿态引人捧腹,拍手称快。这些表演不仅丰富了剧情,展现了演员深厚的功底,还体现了吕剧的特色。

剧中马耀南兄弟人物塑造忠实原型,耀南沉稳儒雅,晓云刚烈勇猛、天民机灵聪慧。三人虽然性格迥异,但是都是热血男儿,都有家国情怀,他们从刚率鲁莽略带江湖义气蜕变成了纪律严明、正义之师的八路军指挥员,成了抗日的中坚力量。马家家境殷实,出身于衣食无忧的富户之家的马家三兄弟本不该投笔从戎,舍生忘死,妻离子散,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图什么?剧中也告诉了观众答案,那就是让小鬼子害得。长山县城轰炸,邹平县城失守,山东大地沦陷,国民党溃逃,日军北渡黄河,眼睁睁看到同胞骨肉分离、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长山中学中学师生愤怒了,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黑铁山高举义旗,在小清河流域向日寇打响了第一枪。

#p#分页标题#e#

“因为我是教书匠,圣人的教诲记心旁”这里面把 邹平的名人先贤典故全部请了出来,汉朝伏生冒死藏《尚书》,宋范仲淹先忧后乐忧国忧民,这不是正义的传承吗?《最后一课》是一篇老课文,描写普法战争后割让的法国领土禁止上法语课改教德语,爱国师生上了最后一节法语课。剧中上做后一节课是在炮火下在校园的最后一节课,大家将要奔赴抗日的战场,这一节课无疑也是最有意义的。

母亲是伟大的,马老夫人深明大义从儿子起义开始阻拦、质疑到支持,是忍受了多大的思想斗争。这一去随时都会把命丧,留下老婆孩子谁人问,老母亲深谙此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面对日寇烧杀略抢,是热血男儿就应该有勇挑重担,马耀南做到了,他的两个弟弟也做到了。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默默支持的女人。母慈妻贤,兄友弟恭,内平外成。马氏三兄弟精诚团结,紧紧抱成一团,战场上他们是打虎亲兄弟。不仅母亲支持,他们的妻子也是不惜余力支持抗战,母亲拿出房产地契和养老钱,妯娌们纷纷拿出省吃俭用的私房钱作为军饷。老大的银钗、老二的手镯、老三的耳环,正是全家倾囊相授,才使弟兄们大胆从容放心地走上了自己理想和成功的道路。本来三人从戎相互有个照应,也是老母的无奈之举,怎奈事与愿违,猖狂的日寇与卑鄙的汉奸罄竹难书的罪行让他们血染黄沙,马革裹尸。

提到戏曲中的灵魂,不能不说剧中优美的唱词唱腔。唱戏说书劝人方,三条道路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怎样把正义压倒邪恶,怎样以理服人,怎样感人至深,让观众越琢磨越觉得就是这个理。里面的核心唱段《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看似简单情谊深,国是家家是国,国亡家就断了根……”当日寇来袭,有主战派、有逃跑派更有投降派这可谓是“东吴的臣,武将要战文官要降”。家人爱恋固然值得留恋,但当国之不存,家又焉复?正是危难之时,一个个小家的破碎牺牲才换来国家的和平及百姓的安宁。马家三兄弟效仿古人,“杨家将七郎八虎定家邦,岳家军精忠报国铸国魂”,他们不正是英勇悲壮的杨家将、岳家军重生在世吗?把人物内心世界通过剧本唱腔“诗言志”全部刻画出来,情理交融、情理相生。《大雪飘,彤云锁,朔风弥漫》,让人想起《野猪林》的林冲“大雪飘扑人面”,把悲愤凄凉的心情演绎的淋漓尽致。这段唱展现了马耀南当时孤助无缘,国民党溃败不堪的无奈失望,忧国忧民的心情。《自我儿上山》、《请娘亲尽管把宽心放》对唱,看到儿子们舍生忘死、忠孝两难全,母亲含泪答应了他们的请求,通过情节反映出角色的思想感情,使观众领悟到懂是非、堪事理、顾大局、识大体的英雄母亲光辉形象。马老夫人就像岳飞的母亲,忍痛在儿子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才有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壮举;更像佘太君,杨家将舍死忘生把社稷定,凯歌还人受恩宠我添新坟。真是哪一仗不伤马家将,哪一战不死他兄弟兵,忍受丧子之痛,毁家纾难的马老夫人就是当代的佘太君。高潮唱段《长白山风起云涌天地暗,闻改编军心乱,暗流涌动起波澜》犹如《杜鹃山》的“乱云飞松涛吼群山奔涌”,唱腔刻画人物柯香面对军心不稳,自卫军危难关头沉着冷静,仔细分析敌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马耀南面对复杂形式也是进行人生的又一选择,是加入国民党,还是坚定跟着共产党。从清末多少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强国之路,不是剑走偏锋,就是命运多舛,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从此跟定共产党,光辉照耀天地明。这里充斥戏剧矛盾和对比,有浓烈的欣赏兴味。全剧情节的悲喜、剧中矛盾的张弛、气氛的低潮与高涨,情绪的强烈与舒缓,表演的文与武对比都融进到了观众审美的要素中。

叙述性的情节比较简单,正是这出戏的特点。剧情不是电视连戏剧,不必把故事累累叙述,有时候一句“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就发展到另一情节,但是对情感冲突的戏进行了夸大丰富。这些雅俗共赏的唱词伴着优美的的旋律,耐人寻味刻画了内心冲突,增强了剧目的感染力。吕剧不像京剧、昆剧那样对行当划分得那么严格,但也还是挺有挑战的,尤其是声音塑造上。为了加重这个人物的厚重和沧桑感,剧中加重了声音的共鸣,借鉴了一些声乐技巧,甚至吸收了京剧麒派的表演手法。在演出过程中,坚持人物第一、行当第二,弱化了形体、强化了表演。和影视及话剧一样,看到每个角色的创作是先体验,后体现。不仅像演话剧一样充分重视台词,还以声音造型、逻辑重音、潜台词等手段来提升内心戏,而不像传统戏曲演员那样重唱不重念。除了题材本身对吕剧是一次提升,最值得一说的,应该还是这出戏的阵容,主要角色特邀了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荆延国、史萍。队伍行当俱全非常整齐,每个人的嗓音都很棒,舞台作风都很严谨。同时,演员们的动作唱腔都围绕着人物刻画,不是为技术而技术。

#p#分页标题#e#

看《马耀南》,很多人可能意想不到、意料之外的原因就是一个县级剧团为何能成功上演一个又一个大型的、行当齐全、剧目丰富,含金量极高的大戏。而且是首创原创,国内获奖、省内排名,精品工程,看来“小剧团也有大作为”。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邹平的吕剧事业一直坚持走出戏、出人、出精品、促发展之路,不断地壮大品牌和实力。作为资深剧作家《马耀南》的编剧之一陈鹏是原文化厅副厅长,在邹平当过副县长,对邹平人文地理有深入的了解,才使剧目原汁原味保留邹平地方特色。剧中主演、导演、作曲、舞美也都是省内知名的艺术家,看马剧也是艺术的群英会,名家联袂荟萃一堂,场面宏大、演技高超,让观众获得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方面直观享受。全剧在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剧情中多层次、多角度塑造出了儒将马耀南浩然正气、铮铮铁骨的爱国情怀,表现出了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给不放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有了生动形象的史诗教材。

当然该剧也由某些不足之处,例如老年的潘国栋为孙女讲述故事与年龄不相符,现在距抗日爆发已有82年,作为当时是中学生的潘国栋至少也要十四五岁,近百岁的老人与20来岁的孙女回忆过去,有点不大协调,但不影响该剧艺术感染力。观看整个马剧,看到的邹平吕剧事业是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创新。我们的舞台也不再全是是一桌二椅的虚拟性表演,也不光有就演不衰的传统剧目,更有程式动作、化妆、服装、道具、布景、灯光等诸多细节与影视表现有机结合的现代剧目。剧目演出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广大观众的口味,为戏曲繁荣和长久地发展而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吕品)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吕剧 » 戏曲的魅力—登上中央台的吕剧《马耀南》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