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北京曲剧人,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北京曲剧经典剧目京津冀展演

连续十多天进进出出,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职员入口处的执勤人员几乎要把北京市曲剧团这几十张脸记熟了。尤其下午五点以后,演员陆陆续续开始化装,楼道里间歇能闻听一两句北京曲剧唱腔,一切忙碌而有序。唯一的变化就是,每隔两天大车拉来新的服装道具,意味着该团又一部大戏要与观众见面。

谈及这种忙碌,北京市曲剧团的不少演员笑谈“早就习惯了”。今年以来,团里演新戏、排老戏,谁都没闲着。作为一家演出团体,能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连演6部大戏、13场演出是种荣耀,它代表了剧种的活力,能登上这么大的舞台也是一名演员实现其价值的高光时刻。想来如果老舍先生知晓这种忙碌,也会感到欣慰,这个由他命名的剧种唱着他的作品改编的剧目,一年年越来越有人缘、有市场。

戏迷赞叹——老味道,够过瘾

“大剧场向左,中剧场向右”,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入口,工作人员引导着观演秩序。北京曲剧戏迷张向魁连看了3场大戏——《正红旗下》《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第二次来的时候就熟门熟路,直接右转,先去看看要好的朋友来了没有,然后拿着演员表闲话两句剧情,便等着大戏开幕。“演员这几场表现都不错,唱腔还是老味道,这拨年轻演员我看行。”张向魁评价。作为北京曲剧的“粉儿”,这次展演的6部大戏他前几年陆陆续续都看过,不过集中到一起展演还是第一次,这让他觉得很过瘾。

北京曲剧的戏迷中老年居多,这次演出,很多戏迷连续买了好几场的票,常常是两口子或几个老朋友一块来。再资深一点的,演员一上场还没开口便知是老舍作品中的哪个人物、由谁饰演。大家散场时意犹未尽,跟同伴念叨念叨,说说原著跟舞台的差别,一晚上觉得很充实。

经过这几年的剧种普及,年轻人对北京曲剧的知晓率越来越高,看完戏的年轻观众会滋生出翻一翻老舍先生原著的念头。有的人散场后跑到北京市曲剧团设立的工作台旁,打听下一场的演出情况,甚至期待能跟演员结识,聊聊自己的想法。

想跟演员密切互动,这个愿望并不难实现。北京市曲剧团有专门的会员戏迷群,老师、医生、退休职工、大学生等,大家职业、年龄不同,却都对北京曲剧充满痴迷。曲剧团的大部分演员也在群里,散戏之后群里就活跃起来,大家上传喜欢演员的视频段落,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今天哪段唱得格外好、谁谁状态不错。有的戏迷跃跃欲试,还会录两句自己唱的唱段发来,希望得到演员的指点。对于这样的“粉丝”,演员也从不吝啬褒奖。

“戏迷是支持、鞭策演员演好戏的动力。剧团这些年始终坚持剧种普及工作,经常开办戏迷会、推进戏曲进校园,教戏迷和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学唱北京曲剧经典唱段。”北京市曲剧团演员郭曾蕊介绍。

老曲剧人感慨——工作半辈子,这几年最忙

8月23日晚6点,离《龙须沟》开戏还有一个多小时,化妆间早热闹起来,很多演员边化装边练台词。“你不知道今天有多忙。”说这话的是北京市曲剧团演员队队长彭岩亮。这天上午,他到海淀区的王致和食品厂,参加北京曲剧新戏《王致和》的建组活动;下午到位于丰台区的园博园,协商中国戏曲文化周的演出事宜,今年“十一”,北京市曲剧团将在园博园开展为期一周的演出。

“在团里40多年,感觉从来没这么忙过。”北京市曲剧团退休的高胡演奏员尹宝衡说。2016年退休后,出于演出和培养新人的需要,包括尹宝衡在内的几名乐队的老人又被团里返聘,戏曲网站,继续为北京曲剧舞台发光发热。“手里的玩意儿还没完全传承给年轻人,等他们都学会了,我们才放心。”尹宝衡笑着说。时代在发展,戏曲人才的培养方式也与时俱进,从原先的师带徒到现在艺术院校的全方位培养,学生学习艺术技巧的时间越来越短。“我们那会儿都是口传心授,没有乐谱,现在学生都识谱了,技巧上掌握很快,味道上还需要再打磨,多演出成长得才会更快。”尹宝衡说。

 

 

据北京市曲剧团乐队队长高旭源介绍,目前,北京市曲剧团的乐队组成有尹宝衡这样的乐队老人,也有能挑大梁的中青年力量,还有刚从学校出来不久的年轻人,队伍相对比较整齐。今年上半年,剧团还举办了北京曲剧京味音乐会,北京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照花台》《打新春》《花园叹》《小磨房》《跑竹马》等曲调向观众勾勒出北京古都的历史风貌。   

#p#分页标题#e#

“多演出才能多磨练队伍。”演员李相岿也说,“曲剧团一年演出400多场,既有大剧场演出,也有郊区的基层演出,其中大戏占一半,几乎隔两天就要上一次台。”

 

 

致敬老舍——演好先生作品是分内之事

8月24日,北京市曲剧团排练厅,演员正为26日要登台的北京曲剧《方珍珠》进行排练,因为各种原因这部大戏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演出,不管对演员还是乐队来说,都有不少需要磨合的地方,所以排练从早上九点一直持续到将近下午一点才结束。

“北京曲剧一个戏一个风格,《方珍珠》讲的就是过去曲艺艺人的事,老曲牌比较多,唱法跟《龙须沟》等戏有很大区别。”郭曾蕊说,“人家说声音塑造角色,演员的功力就表现在一出场就要让观众知道你演出就是这个戏、这个人物。”为了找感觉,郭曾蕊把几年之前的演出录像过了一遍,有了些新的体悟,8月22日,第一次联排时,和演员一搭戏,很快就找到了感觉。此次展演,郭曾蕊角色的跳跃性也非常大,她既是《正红旗下》的“白姥姥”、《四世同堂》里的“韵梅”和《龙须沟》里的“程娘子”,还在《方珍珠里》里扮演方珍珠的母亲,对表演水平可谓一种挑战。

“演好老舍先生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也是曲剧团的立团之本。”李相岿说。以《四世同堂》为例,李相岿扮演的是祁老人,和人物有40岁的年龄差距。在四世同堂的背景下,这个角色跟家里人关系的处理上如何拿捏需要精准把握才能做到人物真实、可信。为此,李相岿会在生活中观察不一样年龄段人的交流方式,揣摩如何将人物立在舞台上。

这种对艺术的精益求精表现在舞台上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23日演出《龙须沟》当晚,程疯子扇黑旋风耳光、听到解放的消息在舞台上扭大秧歌的几场戏都能现场听到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程疯子”的饰演者李永德将此归功于对剧目的不断打磨,使演员对人物心理的把握越来越准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舞台经验的增加,很多戏虽然演了上百遍,不过每演一次都能找到新鲜感,这也是剧种和剧目吸引演员和观众,常演常新的重要原因。”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曲剧 » 忙碌的北京曲剧人,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北京曲剧经典剧目京津冀展演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