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源严重不足,粤剧“光辉岁月”已经逝去?

深度 | 学校生源严重不足,粤剧“光辉岁月”已经逝去?
布谷岛

“叹……苍……生,烽火劫余”,音调在低处拖长,逐渐走高又回落,十几个人的声音从教学楼一楼尽头的教室传出,却又显得整齐划一,在阳光猛烈的夏日下午有一种悲壮的力量。

这是广东粤剧学校(现已并入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的初二学生在唱功课上的练习段落,取自粤剧经典剧目《苧萝访艳》。一个拖长的“苍”字,就包含了五个音,所以梁建和老师多次演示“苍生”之间的转折,让学生练习了一遍又一遍,反复纠正一个较难掌握的装饰音。

梁建和是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40名教师中的一员。2012年,广东粤剧学校与广东舞蹈学校合并,成立了直属广东省文化厅的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目前是国内唯一一所培养专业粤剧艺术人才的高职院校。

作者
谭筱露 汤思期 袁安琪 戚展宁

 

广东舞蹈喜剧职业学院校门

田园里的粤剧学校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位于佛山市狮山镇横岗村,广佛新干线西段的尽头。与零零星星的农田在新开发的生态概念楼盘共存,来往的大多是建筑工人和村民。其中一个大型楼盘取名为“广佛新世界”,颇有拓荒的意味。

占地约230亩的校园里,六栋教学楼沿南北方向排列。四号教学楼的六个戏剧室,就是戏剧系学生平常上课和练功的地方。最大的戏剧室有150平方米,大半个房间铺着墨绿和灰色的地毯,底下的黄色木地板踏上去发出咯吱声,软垫、乐器、粤剧的服装和道具散落在房间边沿。

学唱功的学生在一个没有空调的教室上课,除了一块白板、一张桌子和一排椅子,不需要别的设备,十余人站在教室中央显得空空荡荡。

“懒步恹恹,愁怀历乱”,他们开始唱。站在中间的梁建和老师双颊泛红,双手随着节奏飞扬,眉目间是沉浸在粤曲中的喜悦。“只要学生集中精神我就会很开心”他说,“有时候会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下课时间都忘了。”

“是‘怜’,不是‘年’”,他又纠正了学生的一个咬字。梁建和强调,唇牙齿舌喉,运用每个部位发音都不一样,所以要仔细教,有时候还要纠正学生的乡音,以符合最正宗的广府粤语。

 

梁建和老师的唱功课

梁建和是广州老西关人,从事粤剧行业已经超过五十年了。多年来他不是在学校任教就是在剧团表演,即使有一段时间转业,也从没有丢下过粤剧。十六年前,他就曾在广东粤剧学校教学,后来去过深圳和香港的剧团表演,2012年学校合并,他又被请回戏剧系担任唱功课的教师。

如今他所在的粤剧学校快要走过第60个年头。这些年来,学校的教学体系逐步发展完善,渐渐将往日戏班红船上的粤剧文化,带进了现代化的学校体制里。

从红船走到教室 

从前,在水网密布的珠三角地区,戏班都乘坐红船到各地演出,红船由此成为了粤剧的标志。粤剧艺人将学徒带在身边,边演边教,就是粤剧最主要的传承方式。师傅收徒和科班授徒,是当时培养粤剧人才的两种途径。

俗话说:“三年出一个状元,十年出一个戏子。”从前向师傅学艺,需要签订为期六年的“师约”,其间徒弟要服侍师傅,师傅则从基本功到演艺技巧教授徒弟。由于以前广州河道交错繁多,而四乡(广州的四个郊县)是粤剧的演出阵地,艺人便常年乘坐红船巡演,师傅授徒也就只能在红船上、舞台边进行。如此既方便师傅指导,又方便学徒观摩学习班中老倌的精湛技艺。去世不久的粤剧大师罗家宝,就是这样学出来的。他在十四岁时就跟着师傅的戏班红船,从顺德来到广州,在粤剧团里一边打大锣一边跟师傅学戏,之后又拜周传瑛、陈锦棠等人为师,最终融汇各家技艺,自成一派。

 

已故粤剧大师罗家宝(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前的老倌都没有文化不识字,更不会看谱,简谱、宫阙谱都不会,怎么学?就是靠模仿。”提到过去的粤剧教育时,梁建和眼睛里泛着灵巧的光芒,仿佛想起六岁时看着兄长表演时的情景。哥哥练习身段,父亲练习唱功时,他在一旁一点一滴地模仿,就是梁建和的粤剧启蒙。

#p#分页标题#e#

与个别老倌带徒弟不同,不少粤剧团还会设立科班集体教学。常说的“科班出身”,指的就是粤剧里的科班授徒。科班里,各师傅按各行当分班,集体教授。师傅一般都是“内场老倌”,即能够教授别人,但却因为年龄、身体或嗓子条件等原因不能演出的艺人。咸丰年间著名的演员武生新华(邝殿卿)、小武崩牙启、花旦姣婆梅、小生杨伦、网巾边生鬼保等人都出自当时最有名的“庆上元”童子班。

“那个时候没什么学校,(粤剧)教学也就是一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中山大学古代戏曲研究室的董上德教授这样形容过去的粤剧教育,“他们有一个见习,经常性的见习,每天看戏,看各种各样的角色,慢慢地去确定自己专攻哪方面的行当。”无论是科班收徒还是拜师学艺,演员都要经过反反复复的模仿,靠自己的悟性总结出一套演艺方法。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通往四乡的河流被填平,承载着戏班的红船也逐渐消失,粤剧教育的任务,从剧团转移到了学校。1958年,广东粤剧学校成立,粤剧教育开始走向体系化。

在董上德看来,传统的戏班制教学与现代学校的教育方式大不一样。“学校在发声教育中有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系统化的培训课程,使教师的专业分工更加仔细,学生的基本功也更全面。

广东粤剧学校开设了唱功、基功、身段、毯子、把子和剧目等课程,粤剧的基本功夫被合理地分成不同的科目,每个科目按照学生的年级逐渐提高难度和知识量。到了高年级,还有粤曲结构、乐理等课程,这些都掌握了以后,学生就会参加一些表演,初登舞台。

以身段课为例,老师会按照年级从低到高,依次教授基本功、复杂技巧和程式套路。最基本的是走路、抬步、圆场、云手、洗面、洗眼等。“就像一个人先学走路一样,要学会走路才能做其他”,身段课的教师周恩介绍道。掌握了这些以后,就会学指法、水袖、扇功、尘拂等经典技巧。基本功都完备以后,就可以教“套路”,即选取经典剧目里的一段动作,进行模仿。“比如《断桥》里面的水袖,就是一连串的动作,我们要连贯起一个个套路。”周恩说。最后,就到了“排场”,包括跳大架、韦陀架、日月架等等。

 

身段课老师周恩为学生整理装束

除了体系化以外,董上德还指出,粤剧学校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强调文化的学习”。比如学习《苧萝访艳》时,梁建和不仅会教学生唱好每一段,还会跟学生讲这部戏里面的历史故事:“范蠡怎么在苧萝村寻找美女,越王怎么卧薪尝胆,最后找到西施怎么救出越王。”他认为,把这个故事传承下去,学生也就懂得了什么叫忍辱负重。学生的文化底蕴,也就在一个个历史故事中积累下来。

采取了高效率的大班制,科学的分科教学以及系统的练习方法,粤剧教育在方式上逐渐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粤剧学校也具备了培养更多粤剧演员的能力,但是与之不符的尴尬是,学校每年的毕业生却越来越少。

招生窘境下的无奈 

梁建和所教的班只有十五名学生,他说,现在每一届学生约有四十人,其中只有一半学习粤剧表演,而学校每两年才能招到一届学生。也就是说,平均每年从粤剧学校出来的演员只有十名。

“招生情况越来越严峻”,学校的副院长李宗元介绍道。十年前报名的人都挺踊跃,不少还要交赞助费才能入读。而现在,校领导要亲自出马,到全省各地的小学招生,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拜托当地的镇长或是教育界的熟人,带到小学里,当场找出合适的学生逐个面试。尽管如此,招到的学生还是不多。目前的中专两年招一届,每届只有十多个人报名。

“2013届招生的时候,录取了16个人,最后报到的只有14人。”谈起招生时的困难,李宗元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对比1978年粤剧学校的盛况,目前的生源问题确实值得担忧。据广东粤剧院二团演员队队长罗顺均回忆,1978年是文革以后粤剧学校恢复招生的第一届。“一万多人报名,只录取了六十八个。”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尽是骄傲。当年他是顺德均安唯一一个成功考上粤剧学校的学生,回家乡的时候,乡亲都出门迎接。这种如科举状元高中回乡一般的场景,在今天已经难以想象了。

#p#分页标题#e#

不仅报考人数逐渐萎缩,生源的质量也越来越难保证。李宗元说,从前都是百里挑一,精英教育,现在只能降低标准了。但在老演员罗顺均看来,学粤剧很需要天分:“我们有句老话:蠢人就不要学粤剧。”

招生困难的原因有很多,粤剧演员的出路不如以往,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

剧团从文艺单位改制成企业,使得剧团演员的待遇不如从前,工作也不再稳定。广州市粤剧院董事长余勇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改制前,一个(粤剧)团一年至少有1000万经费,现在2011年两个团加在一起才给了1300万。

“现在的人都想要香车宝马,飞黄腾达,做粤剧是要甘于奉献,愿意做的人就少了。”在广州唱了三十七年粤剧的罗顺均,至今仍然每天骑着自行车上班。当年他在粤剧学校的朋友对他说,只要罗顺均的儿子想学粤剧,不收学费也可以教他。但是罗顺均的儿子并没有选择这条道路,他考上重点大学,然后到了上海发展。“他说做演员没有钱。”罗顺均无奈地说。

在粤剧学校读初三的晓丽家住广州海珠区,由于父亲是粤剧老戏迷,她也跟着从小开始听粤剧,成为一名出色的花旦是她的目标。晓丽走回吴晓雯老师的唱功课,吴晓雯让面前的七个女学生轮流演唱《山乡风云》里的选段。李宗元说,报考粤剧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出于家长的意愿。但是,肯让孩子学粤剧的家长越来越少。“尤其是本身已经是粤剧演员的家长,知道(这条路)太辛苦了。”

粤剧辉煌能否再续 

招生难的背后,是整个粤剧行业的衰落。随着电视、互联网的出现,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对粤剧感兴趣的年轻人则越来越少。用广州粤剧团前团长倪惠英的话来说,在广州,铁杆戏迷不超过2000人。2003年末,广州市的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然而被视作粤剧大本营之一的广州,戏迷却只有人口的万分之二。广州市粤剧团自2001年起,每年的演出都只有一百场左右,并在近年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而以城市喜剧闻名的品牌话剧“开心麻花”,到2012年演出场次已经达到了每年四百场,一场话剧的票房可以高达二十万元。

一位资深粤剧戏迷梁女士感触特别深,“三十多年前,哪里有现在这么多娱乐,看大戏(粤剧)就很开心了。一场戏反反复复地看,都能唱出来了,也不会觉得腻。”罗顺均则说:“以前娱乐方式单一,连电视都没有,家里有黑白电视的都算地主了。”所以粤剧也特别受欢迎,“同一套戏可以做二三十场,场场满座”,现在的剧目则要天天更换,“两天都不敢做同一套戏”。

李宗元认为,对中小学生的兴趣培养不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粤剧的观众在中国有一个断裂”。2004年广州市文化局曾对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市场调查,发现粤剧观众的年龄集中在51岁以上,尤其是离退休、文化程度初中特别是小学及以下(扫盲班、未上过学)、个人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人群中。而30岁以下、教育程度高中尤其是大学专科以上、个人月收入2000-4000元的年轻人对粤剧基本上没有兴趣。

因此,李宗元提议要重视和改进“粤剧进校园”等活动。“这些传统文化的东西,要十年、二十年地培养,让学生从认识,到产生兴趣,再从事这个行业。”李宗元认为,进校园这样的活动不能在课堂上讲两句,做两段大戏就敷衍了事,只有更加系统、更有针对性地落实才能真正将年轻人的兴趣培养起来。“在香港、澳门,都是二十年地长期培养。”李宗元提到,香港的中小学,会要求学生每年至少进一次剧院,观看话剧、舞蹈、粤剧等传统艺术表演,在他们的课堂上,还会发动学生排练粤剧,这对培养粤剧的观众、发展粤剧教育都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粤剧作为一种地方戏,作为一门艺术,尤其是有代表性的艺术,有它生存下去的价值,戏曲大全,”董上德对粤剧的未来有信心,“不要因为它不能恢复当年的辉煌,就看淡它的前景,应该说它的传承是没有问题的。”

梁建和对此也深有感触:多年从事粤剧教育,除了热爱,最重要还是有一份“传承的意识”,“要将这种文化传给下一代嘛”。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粤剧 » 学校生源严重不足,粤剧“光辉岁月”已经逝去?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