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丑行类别划分之辨析

丑行是川剧行当中最富创造性的一个行当,这在对川丑类别的习惯性称谓上便有着充分体现。

京剧等其他剧种相比较,川剧丑行的分类显得更为丰富而精细,但在业内也存在着分类标准不一致、部分类别包含的角色类型有所交叉等问题。

这种现象的存在,客观上是与川剧丑行剧目繁多,人物形象丰富,川剧表演艺术家各有创建,行当艺术发展多姿多彩的实际状况相一致的。

长期以来,不少表演艺术家和研究者都曾著文对川剧丑行分类进行探讨,但至今难以形成统一意见,因而尤其值得认真辨析与深入探讨。通过对川丑类别的研究,也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戏曲行当艺术深厚内涵的本质认识。

川剧丑角是指川剧角色中心理阴暗或性格诙谐且勾画丑角脸谱的男性人物,又称“小花脸”、“三花脸”。也有由丑行扮演的女性角色,如丑旦、婆子丑之类。总之,历史上的川剧丑行皆由男性扮演,迄今已然。业界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称谓有:袍带丑、官衣丑、龙箭丑、褶子丑、方巾丑、襟襟丑、烟子丑、武丑、矮子丑、老丑、娃娃丑等,其角色类别主要是依据人物身份、穿戴、年龄和表演特点的差异来划分,其所运用的功法程式也不尽相同。

 

川丑分类及代表性观点述要

对于川剧丑行角色的分类,一些表演艺术家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做出过不同的分类和阐述,下面就来回溯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名列川剧“四大名丑”榜首的刘成基先生在其《刘成基舞台艺术》一书中专门讲解了“川剧丑角的行当”。他对川剧丑行角色进行分类,“其主要依据是人物的性别、年龄、生活习俗、生理特征、社会地位等。每个行当的人物,有他基本的服饰、化妆、语言和表演程式”。他将川丑分为9大类:袍带丑(含官衣丑、蟒袍丑)、龙箭丑、褶子丑、方巾丑、烟子丑、襟襟丑、老丑、丑旦、武丑。同时还对各类别角色形象和功法程式做了具体讲解。

陈全波先生在其《陈全波舞台艺术》一书中把川丑分为10类:袍带丑、褶子丑、龙箭丑、方巾丑、烟子丑、襟襟丑、娃娃丑、老丑、武丑、丑旦。他与刘成基先生的看法一样,也是将官衣丑归入袍带丑一类。但是,陈全波先生比刘成基先生的分类多出了一个娃娃丑类别。究其原因,可能与陈全波先生擅演娃娃丑类剧目有关。他天生一副童嗓音,身段自然而活脱,非常适合扮演青少年人物形象,演出的《张浪子嫁妈》、《张浪子薅豆》别具韵味。他在《拜新年》中扮演窦相公,运用娃娃丑的装扮和身段步伐,颟顸而稚拙,令人难忘。

周裕祥先生在《川剧丑角的分行》一文中将川丑分为6类:袍带丑、官衣丑、襟襟丑、褶子丑、武丑、丑旦。他说:“袍带丑穿的服装,包括蟒、龙箭和靠子。”他在关于蟒袍丑的介绍中专门谈到了《奔番》中毛延寿穿龙箭衣、骑马的表演。周裕祥先生的分类是以表演功法基本相当的大类别来划分的,因此,他将袍带丑、龙箭丑和穿靠子归为一类,将烟子丑归入襟襟丑一类。周裕祥先生擅长袍带戏,深谙蟒袍、官衣表演的不同,因此,他将蟒袍丑与官衣丑分为两类,并论述了二者的区别和特点。

他没有提到老丑、方巾丑和娃娃丑的类别,但他针对武丑多由武生扮演的状况,强调了恢复武丑行的重要性:“川剧传统的武丑戏很多,因为近年来不够重视,所以很多武丑戏都由武生代演了。如《盗银瓶》、《哑人指路》、《男女盗》、《顺天时》等戏。我认为这些戏应该都恢复过来,由武丑来演,因为武丑和武生是有区别的,武丑不仅要具有一般武生的武功,还要在机智中表现出诙谐、风趣的性格,与武生的庄重、勇猛是不同的,同时还要求具有武生和武丑的表演特点。”在这段话中,周裕祥先生阐明了武生与武丑的不同之处,他认为川剧是有武丑行的,只是近年来武生代替了武丑,故应该逐渐恢复传统。

对川丑分类最为简洁的是重庆市川剧院的赵又愚先生。他是周裕祥先生的嫡传弟子,在同一辈丑行演员中被称为大师兄,足见其在川剧界的身份和地位。赵又愚先生在继承前辈表演艺术家风格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川丑表演艺术,在诸多新创剧目中担任主角,并对川丑艺术有独到见解。他认为:“川剧丑行按袍带丑、褶子丑、襟襟丑、丑旦的分法,是比较相宜的。”原因在于:袍带丑皆为帝王、官宦之家,无论穿蟒袍、官衣、龙箭,还是扎大靠,都属于袍带丑;褶子丑的范围很明确,各家分类都一致,都是指年轻风流的公子哥儿、纨绔子弟、膏粱商贾等,方巾丑中的一部分也可以归入此类;襟襟丑即其他3种类型之外的角色,无论乞丐、差役、市井无赖等,从身份上看都应该归入此类;丑旦是由丑角扮演的富于喜剧性的,幽默诙谐的妇女,如部分鸨儿、媒婆、店妈等语言刻薄、举止泼辣、滑稽可笑,有性格缺陷但不阴险奸恶的中老年妇女。赵又愚先生的这种分类见解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

#p#分页标题#e#

丑角表演艺术家李笑非先生在其《丑而不丑》一书中对川丑进行了颇为详尽的分类,他不但将川丑分为13个门类,尤其难得的是,还分别罗列了每个门类的传统剧目及戏中主角的姓名:蟒袍丑41个、龙箭丑19个、官衣丑57个、褶子丑58个、方巾丑17个、烟子丑54个、襟襟丑28个、生丑23个、老丑39个、娃娃丑28个、武丑31个、矮子丑23个、丑旦44个,共计大小剧目460个。这一份较为完整的川剧丑角剧目和角色清单真实可信。

他还特别注明了自己在剧中担任主角的剧目110余个,演出过配角的剧目250个以及其他自己看过、导演过或者听说过的剧目。李笑非先生还在《浅谈川丑的分类及其特色》一文中充分阐述了将川丑划分为13类的理由。在其论述中,他先对刘成基、周裕祥、陈全波三位先生的分类观点予以肯定,接着说:“但是社会在前进,川剧也在发展,川丑剧目仍然在不断增加。根据当前情况,我觉得在我老师(笔者注:陈全波先生)分类基础上,还应该增加三个门类。”他增加的3个门类是:生丑、矮子丑和官衣丑。

在李笑非先生提出的13个门类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他提出了生丑和矮子丑两个门类,这是其他丑行分类文章中没有提到过的,但李笑非先生以充足的剧目和角色例子证明了这两个丑角门类的存在事实。二是他将武丑与矮子丑分为两个类型,这也是有别于其他表演艺术家分类的新见解。他认为丑角分类的根据是:“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性别、所处事件环境,表现人物身份、职业、年龄的,首先是人物的外形、扮相,因此服装就成了重要标志。”

 

川丑分类原则

参照李笑非先生的观点,笔者对川丑13个类别试进行辨析、归纳:第一:以身份、地位和穿戴作为划分标准的有:袍带丑、官衣丑、龙箭丑、褶子丑、方巾丑、襟襟丑、烟子丑。第二:以年龄、性别作为划分标准的有:娃娃丑、老丑、丑旦。第三:以程式功法、技艺、行当作为划分标准的有:武丑、矮子丑、生丑。

由此可见,以上3种分类标准存在明显不同。比如,武丑与矮子丑,主要是在表演功法程式上有明显区别,但人物的身份与穿戴也不一样;生丑与褶子丑,在表演的功法程式有差别,但与角色的年龄、身份和穿戴没有关系,这就使得一些角色在行当归属上难以认定。

以不同的分类标准来划分川剧丑角行当,在川剧界虽有争议,但基本符合川丑艺术的实际情况。因为在没有找到更合理的划分方式之前,只有以这样的方式分类,才可以将川丑的各种类别划分到最容易区分的程度。鉴于此,笔者认为李笑非先生划分的13个类别是基本可以成立的。其分类的基本原则是寻找到它们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以便把握要领,抓住特点。

以矮子丑为例,在川剧表演中运用矮身法的角色较多,包括官衣丑、武丑、烟子丑、老丑,其穿戴、身法与装扮各不相同,但当他们以“矮子”这一形象出现时,却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即都使用同样的矮子功法程式进行表演,而角色原本作为官衣丑、烟子丑或老丑的表演和装扮,戏曲下载,都要服从于“矮子”形体身段表演带来的变化。同时,一般来说,矮子丑的功法程式不能用于其他类别的丑角人物身上。因此,使用矮子功法程式进行表演,就是矮子丑的本质特征。

作者简介:

杜建华,四川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会长。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川剧 » 川剧丑行类别划分之辨析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