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名宿“裴打鼓”

汉剧第三代传承人裴传永 裴传永,男,1934年6月出生,紫阳县蒿坪镇人。

蒿坪是京剧的声腔之母------汉调二簧的发祥地。蒿坪人热爱戏剧,这里被称为“戏窝子”,蒿坪有很多人热爱汉剧,被称为“戏篓子”。受地域文化熏陶和影响,裴传永从小热爱汉剧。1942年裴传永的父裴其仕发起成立蒿坪汉调二黄自乐社,延请汉调二黄教师贾安堂和镇安县雷明政戏班的教师徐存鼎长期住戏教鼓,贾教戏教鼓,徐教武戏。这两位汉剧老师就住在裴家,这给少年裴传永创造了很好的学戏演戏的条件和机会。1945年,悲传永11岁起开始学演汉调二黄,在两位老师手把手的传授下,他饰演了《烙碗记》中的刘定生、《狮子楼》中的店小二、《铡美案》中的王朝等角色。裴家是蒿坪的大财主,其父又乐善好施,人缘极好,所办自乐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甚至参加自乐班,就不再会被拉壮丁。因此,蒿坪自乐班发展很快,解放前就排演了上百部戏剧。裴传永是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后来由于他声带变化,不宜演戏,只好转而专学司鼓。小有成就后,又拜沈才林为师研习司鼓。

1950年土改后,裴家土地房产被分掉。16岁的裴传永不在是地主家的少爷,他为了生活只能当小贩,挑着桐子到流水店去卖。虽然土地房产大部分被分了,政府还是给他家留了一间门面。1952年,其父接受改造后回到蒿坪,开办杂货铺为生。裴传永也就当上了售货员。公司合营后,他在蒿坪利民商店当采购。1959年他考上西安化工技校,学习两年后,因家中困难,加之父母无人照顾,只好退学。回乡后,因为有文化,政府安排他到石泉水电站建设工地担任施工员。石泉水电站当时是苏联援建项目,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工程被迫下马。他只回到蒿坪, 在街道搬运工会当工人,一直到1969年 居民下放,他被迫到农村参加劳动。他的青壮年时代一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然而,在辛苦劳动之余,他坚持参加自乐社(后改名文工团)的演出活动。无论学习、工作如何繁重,他都没有放弃参加自乐社演出活动。下放农村后,他参加生产队的宣传活动,用汉剧的形式排演革命样板戏。当时,邻近公社的生产队都请他指导排演节目,有的生产队用耕牛与他换活路。借用他两天时间指导排演,就把耕牛给他所在的生产队用一天。在下放农村期间,他用汉剧的形式排演了《沙家滨》、《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革命样板戏,他还排演了教育四类分子的汉剧《穷人恨》,这个地主的儿子因为懂汉剧、会打鼓,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不仅毫发未损,还成了宣传队的骨干,也因此上了三线,参加襄渝铁路建设。这真是只有蒿坪这样的“戏窝子”才会出现的奇迹。

 

1979年居民返城,他回到蒿坪后,先后参与恢复蒿坪自乐社,发起成立了蒿坪艺乐社,依托这一群众文化团体,利用节庆、庙会、红白喜事、文化宣传等机会,开展汉调二黄的演艺活动,历练和提升了自己的司鼓技艺。他的司鼓技艺是汉剧第二代传承人贾安堂亲授,经过他的发扬光大,形成的汉调二黄开场锣鼓(俗称打闹台)的鼓点节奏风格,保留了蒿坪作为汉调二黄发祥地鼓点的原调原味风格。他司鼓节奏快慢适中,婉转悠扬、传情达意,体现出汉调二黄伴奏调式的基本特色。他被称为“裴打鼓”,可见百姓对他的认可。蒿坪镇有大小喜庆活动,一般都要请蒿坪艺乐社唱汉调二黄戏。他还组织蒿坪艺乐社与紫阳生角赵枝敬、安康旦角许世莲、石泉生角张胜明等联袂演出,开创了业余人士与专业人士同台演出的新局面。

他是个民间艺人,一生没获得过任何专业性奖励。他不识乐谱,然而他有天才的乐感。他打鼓完全凭师傅口授。

如,一打一打哐哐哐
(打鼓打鼓打锣三下)
又如:一打哐切切切哐
(鼓锣钹钹钹锣)

他凭借对司鼓的热爱和执着,勤打勤练,司鼓成为一绝。司鼓被称为九龙口,在汉剧中处在重要的地位。一部戏的成功于否,与打鼓有直接的关联。鼓点与演员唱功、做功动作配合密切准确,有助于提高演出效果。有他坐筒子,总能保证演出成功。

他从未间断过汉调二黄的传承活动。坚持在常规性的汉调二黄演艺活动中培养和造就新人。每周双休日开展学戏排练,平时应群众和社会需求经常举行汉调二黄演出活动,还密切结合新形势,编创汉调二黄唱新词。如蒿坪开展《科技之春》活动时,他参与了《蒿坪是个好地方》二黄唱新词节目司鼓。他通过各种演出活动,个人起到了一定的传承作用,并通过演出交流活动扩大了汉调二黄在蒿坪及其周边区域的影响。

#p#分页标题#e#

他不是专业的汉剧演员,一生为生计劳累奔波,至今他只领取高龄补贴和参与三线建设的生活补助,两项合计只有两百多元。然而,他一生因热爱汉剧而无私奉献。从来不为钱而演出,只要有汉剧演出,一喊他就到场。他长期为居民操办红白喜事,担任总管,无论事主穷与富,他都认真操办。遇到实在贫困的,他就组织艺乐社义务演出,把事办得风光热闹。红白喜事上演戏剧,在旧社会只有有钱人家才能做到。而在蒿坪,即使最贫困的家庭,戏曲大全,因为他们的义务演出,也能够享受这份荣耀。这样也是汉剧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了蒿坪地方汉调二黄代代薪火相传。

他在积极参与汉剧表演活动的同时,还授徒培养了一群司鼓后继人才,按年龄形成了老、中、青、少后续梯队。他亲自传授的有第四代传承人曹义元,第五代传承人赵立平 、胡超 、裴仁钟 ;第六代传承人马沛泉(时年仅 9岁)。他还悉心指导了大批热爱司鼓和汉剧的群众。作为汉调二簧市级传承人,他深感责任重大,总觉得上苍留给他的时日不多,只要有人学,他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对他的孙子裴仁忠,他更是倾囊相授,就连吃饭的时间也要给他念口决。裴仁忠12岁学艺,学习特别刻苦,2011年下半年就能独立司鼓,并在陕西省第六届社区文化调演中荣获一等奖。外地一些剧团的领导亲自出马到蒿坪来要人,希望裴仁忠到他们的剧团工作。然而,裴传永坚持让他考大学,希望他做有文化的汉剧传承人。裴仁忠现在已上大学,他坚持业余时间打鼓,成为紫阳新一代汉剧新星。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汉剧 » 汉剧名宿“裴打鼓”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