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本:我所知道的王瑞芝先生

王瑞芝,一九零九年出生于北京,满族。王瑞芝先生为人忠厚老诚,待人謙和有礼富君子长者之风。他很早就拜了耿永清(耿一)为师,因此是何顺信的大师兄。王先生琴艺高超,素以拉老生驰名天下,手音纯正、字字珠玑。他右手持弓的方法与众不同,是以食指、中指攀于弓杆的弓弯,以无名指顶住马尾,这三指与普通持弓并无不同,不同的是他的拇指顶在了马尾穿过弓孔后打结的地方这种持方法,笔者从艺以来只见过王先生一人。不是幼功无法模仿。王先生左手按弦的手指极富弹性,揉、抹、弹、打,奏出的琴音古朴典雅、规矩大方、韵味隽永,犹如柳公权之书法、郑板桥之墨竹,令人回味无穷。

王先生早期曾为言菊朋(前四大须生之一)操琴。名票张伯驹见他琴艺出众,便把他引荐给孟小冬。二人ー拍即合,孟不但赏识王的琴艺精湛,更看重王的人品忠厚至诚,豫剧选段下载,二人乃合作了长达二十余年。孟得遇王先生后高兴异常,又把王先生推荐给乃师余叔岩。那时,须生泰斗余叔岩正苦于自己没有合意的琴师吊嗓,听孟如此这般地对王一番称赞,很感兴趣,遂让小冬引来相见。当时的余叔岩声名赫赫,与梅兰芳、杨小楼并称京剧三鼎甲,能够有机会认识余并为之操琴,当然是王瑞芝梦寐以求的事。见面之后,王给余吊了几段后,余叔岩便不禁赞曰:“果然名不虚传!”余叔岩对王瑞芝的琴极为满意,自此,王瑞芝又成为余的琴师。余、孟、王三人从此可谓形影不离,一年四季,几乎无一日不相见。每天下午,王给孟吊完嗓子,孟即坐包月车,王骑自行车同往余宅。王先给余吊嗓子,然后余给孟小冬说戏,王则在一旁悉心聆听,有时还要孟小冬上胡琴试唱,余再从旁指点,秋去冬来,多年不辍。一九四七年在上海为杜月笙祝寿,杜单点名孟小冬的《搜孤救孤》,裘盛戎的屠岸贾,由王瑞芝操琴。孟的“余腔”正宗无瑕,裘盛戎的戏配得有色有声,王瑞芝的胡琴更是锦上添花。真乃是:红花有绿叶相配,青山与绿水共存。幸运的是此次演出留下了录音资料,保存下来这出千古绝唱。

王瑞芝京胡

白登云司鼓

[二黄慢板]

提龙笔写牒文大唐国号,

     孤御弟唐三藏替孤代劳。

     各国内众蛮王休要阻道,

     到西天取了经即便还朝。

     孤赐你锦袈裟霞光万道,

     孤赐你紫金钵禅杖一条;

     孤赐你藏经箱僧衣僧帽,

     孤赐你四童儿鞍前马后、涉水登山好把箱挑。

     内侍臣与孤王将宝抬到,

     金銮殿王与你改换法袍。

在余叔岩留下的十八张半唱片中,王瑞芝先生操琴的杰作有《沙桥饯别》、《打侄上坟》、《伐东吴》等,不要说声余叔岩先生的唱,只听王瑞芝先生的琴,那也是最高的精神享受了。

余叔岩向以戏不外传闻名,除了他的几个入室弟子孟小冬、李少春等几个人之外,他人是难近“余”声的。而王瑞芝则有幸多年在侧聆听,所有余派的精髓和奥妙,王瑞芝乃尽收囊底。余叔岩在行腔、用气、发声、吐字上,在尖团字、湖广韵、四声和十三辙口上,都有极其精深的研究,如果不经过他的传授而想获之一二,那就像大海捞针诚为难矣!王瑞芝则不费吹灰之力,沾了孟小冬的光,把余先生秘室里的“真经”都装进了自己的肚子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在“文革”那只有样板戏的特殊年代,为落实样板团的青年演员要听余叔岩,学习余叔岩的发声、吐字的指示精神,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北休息厅,由王瑞芝先生主持,举办了两次听余叔岩老唱片的讲座,由瑞芝先生讲解余叔岩的发声、吐字、喷口、十三辙、尖团字,边讲边示范。王先生说话很慢,言语不多,但句句深邃、声声有色、博学多才,人称余派专家实不为过。笔者有幸参加,深感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但好景不长,一九六四年现代戏汇演以后,“帝王将相、オ子佳人”被彻底赶下舞台,王先生满腹才学和精湛琴艺从此失去了用武之地。

笔者一九六九年四月,因重新调回北京京剧团,又恰好和王先生同在《沙家浜》剧组,从而有幸和王先生朝夕相处,得到了他的很多指教和传授,真是获益良多!没有演出的时候,我和王先生就同在北京工人俱乐部的后台二楼上,为演员吊嗓子(当然只能是样板戏),基本上与王先生每天都见面。王先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令人肃然起敬。在没人吊嗓子时,我便请先生给我说余派胡琴,王先生毫无保留,先后给我说了《搜孤救孤》的【二黄导板回龙原板】、《法场换子》的【二黄三眼】“恨薛刚”、《卖马》的【西皮三眼】、《洪羊洞》的【二黄快三眼】、《打渔杀家》的【西皮快三眼】、《沙桥饯别》的【二黄三眼】等。我看得出来,王先生的苦闷,尽在不言中!设身处地为他想一想,他怎能没有一腔惆怅?!他怀着一腔热血从香港回来,本想在舞台上施展自己的平生所学,可是刚刚几年的工夫,传统戏又不让演了,他拉了一辈子的老戏,现在年事已高,又不会简谱,样板戏对他来说正是舍其长取其短!但即使如此,王先生也不肯就此罢休。他对我说:“我教你老戏,作为交换,你教我样板戏,你就教我《沙家浜》的配乐,先从第四场“茶馆”的抢包袱的那段音乐开始吧!我能在场上配乐拉个中胡也行!”我听了心中十分难过,就像一位驰骋沙场的大将军不被启用闲置在家中,闻得有边报,宁肯穿上士兵的战衣也要去戍边一样,其情何壮?!其情何悲?!

#p#分页标题#e#

王先生这种热情一直保持到了他生命的终结。一九七五年,为了排《草原烽火》,演职员要到内蒙正蓝旗体验生活,王先生不顾年老体弱,也积极地报了名。时值盛夏,自带行李,住在一个学校的教室里,用木板搭的大通铺,而我的铺位恰恰就挨着王先生。此行共计四十天,条件非常艰苦还招了很多虱子。从内蒙回来后不久,王先生突患心脏病病倒,住进了协和医院,住院期间笔者曾前往探视。不久病情恶化不幸病故。

《张韵琴声——我的恩师何顺信》

百花文艺出版社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京剧 » 王铁本:我所知道的王瑞芝先生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