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辗转终拨云见日!为程派京剧痴迷的“名票”——吴红芳

2019年,关汉卿戏剧节·京津冀戏曲票友大赛结束后,产生了 10 名“保定戏曲十大票友”,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专家的认可,吴红芳就是其中一员,并且荣获京剧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红芳对于自己与程派京剧的结缘颇为感概:“程派京剧就像照进我生活里的一束光,它让我内心戏曲的种子长成了葱绿小树……”

自幼喜爱戏曲 毅然加入戏班子

“咚咚咚,锵锵锵。”8 岁的吴红芳趴在戏台边上,听着台上鼓乐齐鸣、丝竹声声,看着生末净旦丑悉数登场,扬起的水袖让她迷醉,戏曲演员举手投足之间的潇洒,让她羡慕不已,幼小的心灵,便萌生了学唱戏的念头。

在那个没有电视机、收音机的年代,吴红芳凭借自己对戏曲的一腔热爱,加入了雄县本地的谢家班学习戏曲。吴红芳是幸运的,在她刚刚学习戏曲时,启蒙老师就是最早一批从中戏毕业回乡从教的。由于老师是武生,所以传授的有关武生的东西比较多。作为一个女孩子,吴红芳学起戏来却一点不比男孩子差,每天早起,跟着老师学唱念做打,翻跟头的土坑里经常有大石头,吴红芳就和小伙伴们把大石头挑出去,把土翻松软了再去上面练习。日复一日,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吴红芳没有退缩,从动作上的一招一式,到演唱中的一词一句,都一丝不苟、悉心认真。经过艰苦的锻炼,进步很快,10 岁便登台演出。

后来吴红芳凭借自己出色的嗓音和过人的天赋,成为戏班子里唯一被唐山新区评剧院招收的女生。据吴红芳回忆,自己当时非常受老师们的喜爱,经常跟着去演出。但是在 80 年代末期,中国戏曲经历了低潮,吴红芳也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希望,被迫终止了学戏生涯。

结缘京剧 拜师程派名家孙劲梅

从一开始的河北梆子,到后来的评剧,再到最后结缘程派京剧,吴红芳表示,虽然过程艰难辗转,“但是当我一接触到京剧的那一刻,我觉得之前再多的艰难困苦都是有意义的,因为那些是为了此刻的到来。”

吴红芳 16、7 岁时,戏曲行业的低迷让吴红芳进入了其他行业,十多年来,吴红芳虽然工作、结婚、生子,但是心里对戏曲的热爱却不减。机缘巧合之下,在 2006 年,她得知保定有一个房达京剧社,京剧视频下载,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京剧社的老师王坤。自此,吴红芳经常跟着京剧社参加活动。但那时吴红芳大多是靠自己的理解自学,听录音、看录像,没有名家的指导,吴红芳遇到了瓶颈,这时她意识到自己应该拜师了。

吴红芳在北京演出的一次活动中,唱腔细腻委婉,但又不失浑厚,朋友们听了都说她的唱腔特别像福建省京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孙劲梅,于是将她的唱段录下来,发给了孙劲梅。后来 2016 年孙劲梅来到了北京演出,与吴红芳见了一面,两人沟通一拍即合。1 年后,在福州孙劲梅举办的发布会上,吴红芳终于拜孙劲梅为师。

“拜师后,我学戏变得通透了,变得更有信心了。每当我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师父三言两语就能让我顿悟。”经过师父孙劲梅的指点和吴红芳自己的天赋和刻苦练习,让吴红芳的嗓音清亮又不失深沉厚重,演唱以情带腔收放自如,唱功扎实,刚柔相济,被称为“亮嗓程派”,获得了广大专家和观众们的好评。

为传播京剧 贡献自己的力量

 

私下里的吴红芳,不管是洗菜、做饭,还是开车的时候,都会唱京剧。她很少逛街,也不爱打扮,唯独对京剧有着浓厚的兴趣,就连看美声歌曲节目的时候也会揣摩他们的发音,然后借鉴到自己的身上。“我不只是自己喜爱京剧,我也想为京剧的传播贡献我的力量,向周围人灌输京剧的魅力。”

吴红芳所在单位举办晚会时,她都会组织身边的同事,自编自演一出戏,如《梨花颂》《江姐》《红色娘子军》等等,不仅体现了女性文化,传播了京剧,也紧扣“文化自信”“文艺兴邦”的时代主题,受到了单位的很大重视,这也让吴红芳觉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实现。

此外,在近些年政府对戏曲的扶持和重视下,吴红芳经常参加戏曲进校园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演唱京剧唱段,还会普及京剧的理论知识、乐器种类等,让孩子们从小认识到国粹京剧的魅力,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吴红芳是幸福的,因为她几十年对戏曲的追求充实而快乐;她也是幸运的,艺术之路的求索,有着不可知的艰难和变故,所幸她不但坚持了下来而且终有收获。她又是幸运者中的宠儿,不但得遇名师,还能将自己的所学和经验传播给京剧爱好者。在像吴红芳这样痴迷于京剧、执着于京剧的爱好者的努力下,传统京剧艺术定能在古城保定生根发芽。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京剧 » 多年辗转终拨云见日!为程派京剧痴迷的“名票”——吴红芳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