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须生张鸣琴

张鸣琴,女,1938年出生,山西省孝义县人,1952年入孝义县新艺晋剧团,主攻须生,师承丁果仙。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孝义县新艺晋剧团划归四川成都,改称四川成都新艺晋剧团,任副团长。1962年从成都回来后,调入晋中专署晋剧团工作,曾任晋中专区晋剧团团长,1988年晋升国家一级演员,1994年退休。

幼年时凭着天赋的嗓音,并且钻研好学,尊师爱友,得到了晋剧前辈的热情指点,从表演到技巧及声腔艺术都给予了她无私的传授。在随团调往四川成都后,通过和京剧川剧等剧种的同行们学习交流,从中汲取了不少艺术营养,使她的表演艺术视野更加开阔。在唱法上,她借鉴了京剧的“啃”音唱法,即在演唱时用下颚控制节奏,使音色有棱有角而富有弹性。在表演方面,她又学习了川剧表演细腻的特点,把舞台上的人物性格刻画得细腻丰满。记得第一次演出《下河东》之后,老师丁果仙指出她的唱腔不够“人物化”,表演不够“性格化”,又特意传授了她如何“拔撩子”和“拖腔”等特殊技巧。在唱腔唱法上,她注重了以情代声,以声助情,力求丰富的表现力,又潜心研究了前辈们的演唱风格,汲取了激昂甘润、委婉圆甜之美的长处,并借鉴了民歌的演唱方法,很好地同自己的演唱风格融为一体,戏曲网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鸣琴腔。

晋剧界认为张鸣琴是继丁果仙之后少有的晋剧好须生之一。做工自然,招式贴切,刻化细腻,神、情、言、色皆有分寸。在唱腔上汲取“丁派”神韵,结合自己独特的风格,遒劲于喷口,端庄于行腔,清晰于咬字,通达于腔势,唱人物、唱感觉、重音色、重声韵,具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纯朴节律和氤氲万象的自然美,被誉为丁派须生中的“鸣琴腔”。

1982年山西省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中荣获一级优秀演员奖,1984年山西省“振兴晋剧”调演中荣获表演一等奖,1984年晋中地区文化系统“双争”竞赛活动中被评为精神文明突击手,1995年主演《空城计》荣获“宝中宝”杯全国中老年戏曲汇演牡丹奖,1999年在中国第五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特授予“映山红”荣誉奖。

主要音像资料有《下河东》、《十五贯》、《芦花》、《齐公外史》、《张鸣琴唱腔艺术赏析》。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晋剧 » 晋剧须生张鸣琴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