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九如|曾经在东北传播琴书艺术的“北路琴书”创始人

者按:关东吕剧源于山东琴书,与山东吕剧同宗同源,它是在“闯关东”这一人类大迁移过程中,中原文化与关东文化相交融,孕育的传统戏曲表演艺术。追本溯源,当年,多少琴书艺人伴随着“闯关东”大军一路向北,将古老的琴书艺术带到东北,这“山东调”和着“关东腔”,唱不尽无数“闯关东”人及后代的辛酸喜乐,直唱的关东吕剧白山松水传承百余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位曾经在关东大地传播琴书艺术的“北路琴书”创始人——邓九如。

邓九如
男 1894-1969,
山东琴书“北路琴书”创始人。

 

邓九如,山东莘县大张家镇人。家乡多琴书,号称琴书窝儿,因此,他自幼爱好此业,常在地窨子里与乡亲习演琴书。十几岁时他带着一把二胡来到济南府。

邓九如初来济南时,生活艰难,缺衣少食,无住处,只好流落街头,挨门卖唱乞讨,夜宿北关某饭铺的屋檐下。因他相貌甜俊,态度和善,手脚勤快,常帮店主洗刷碗筷,清扫桌凳及店堂,颇得主人喜爱,于是被雇为童工,不但管饭,而且还付给少许工钱。就这样,他一面在饭店服务,饱暖之余继续演练琴书;一面联络市内琴书演员,租场演出,渐成为职业演员。

他在济南活动了几年,便想着外出发展。当时北方曲艺多活动在北京、天津、东北等地。北京、天津系大城市,他不敢奢望,东北是山东劳工的聚集地,场面宽广,“生意”好做,于是他第一站便直奔营口。在营口某书场,场主问他:“水牌子上写的演出叫什么形式?”山东琴书本来并无雅号,通常都叫它“唱阳琴的”、“打阳琴的”、“唱小曲子戏的”等等。他把这情况说了,场主想了想说:“这些名称都不雅,你们是山东人,又是打着阳琴说唱书目的,叫“山东琴书”好不好?”邓九如一听,这名字确乎好听,就满口答应:“好好好!就叫山东琴书吧。”这就是“山东琴书”名称的来源。

由于邓九如长相标致,嗓音宏亮,唱腔优美,又在山东劳工聚集的地方演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全得,一唱即深受欢迎,名声大震。这时收入也多了,不用再为生活终日奔走操劳,只要每天按时演出就一切无虞了。于是他便访同行,串剧场,饱览其他演唱艺术,如评戏、京剧、河北梆子、丝弦、京韵、梅花,以及东北大鼓等等。通过一段活动,邓九如眼界拓宽了,艺术加深了,原来积聚在心灵深处的“闯事业”的心绪更调动起来了。他决心要改革山东琴书。

山东琴书本为民间小曲联唱体的曲种,原说琴书有七十二牌;后来发展了,琴书有一百单八牌;后来又发展的曲牌已达二百余个。不过,不管它一百多个或二百多个,其主要曲牌只有两个,即“凤阳歌”与“垛子板”。只要会唱这两个牌子就可唱琴书,会其他牌子的人却在少数,尤其会唱二百多个牌子的可谓稀世罕有。至于二百多个牌子的统计,不过是挖掘整理者的事。较普遍流行的牌子有“上河调”、“下河调”、“梅花落”、“剪剪花”、“银纽丝”、“叠断桥”、“寒口垛”、“ 呀儿哟”、“娃娃”、“凤阳歌”、“垛子板”等十余个。而且这些牌子都是各地的艺人根据当地流行的民间小曲汇集起来的。所以又不是规范普及的,有的艺人会唱这几个,有的艺人会唱那几个。只有“凤阳歌”和“垛子板”是人人都会的。

其他牌子唱腔都是固定结构的,谁要唱错便马上受到知者的指责,独有“凤阳歌”与“垛子板”唱法不求统一,各自为政。“凤阳歌”是四句一番,俗称“四句腔”。它的唱法是一、二、三句不限,第四句必拖腔。唱法比较自由,拖与不拖和拖长拖短随意。“垛子板”是两句一组,即上下句。上句顿截不拖,下句拖直腔,可长可短。因此琴书艺人各有各的唱腔,拖腔不同,长短各异,只要符合上面的原则唱法,就是山东琴书。因而这两个牌子成了琴书的主要曲牌和基本旋律。演员的区分在于此,路数的区分也在于此。

 

邓九如深谙此道,明白改革必从这两个牌子着手。北方人对音乐的欣赏力较强,对唱腔的音乐性要求较高,如北方有京韵、梅花等大鼓,唱腔悠扬,委婉曲折,而山东快书、山东鱼鼓、山东落子乃至山东琴书(南路)等则开门见山,唱腔简朴。所以改革琴书必从北方习惯,不然难成新种,更难盛行于北方。

#p#分页标题#e#

既如此,改革与创新的关键就是“凤阳歌”的四句腔了。邓九如就抓住了这个关键进行了琴书的创新。他把自己唱着顺口、观众听着顺耳的曲调加以琴书化之后,慢慢地渗入到四句唱腔里,使“凤阳歌”的音乐性加强,而且使腔不裹字,字不碍腔,使之相辅相成,互为烘托,珠联璧合, 浑然一体。而且不断切磋修改,终于形成了独特的琴书唱腔。加上他宏亮的嗓音,端庄的表演,逐步形成了唱腔优美、神态雍容、独具特色的琴书流派。“凤阳歌”既定,“垛子板”等牌子也自然随之统一起来了。

在东北时,他的唱腔就初具雏形,之后在天津、北京边演边改日趋完美。不料回济南后,他这些改革竟被某些同行所否定,说他胡编乱造,说这样一来就不是琴书了。他却顶住了这些非议,继续加深改革,勇敢演唱。他得到了观众的好评,上座率猛增,而且被济南广播电台看中,竟然邀他连续播放《皮袄计》、《双锁柜》等节目,一时轰动了济南。

他的改革创新成功了,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解放后,开辟人民商场时,他在土山上建了“九如书场”,从此坐地说书。后来东北军区的两位演员周环生和韩凤兰按照他的唱腔演唱了《梁祝下山》,并且灌了唱片在全国各电台播放。从此名声大噪,戏曲大全,邓派琴书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特别在1962年中国曲协在济南召开了全国山东琴书座谈会时,确立了山东琴书分南北东三路,邓派琴书为北路琴书,邓九如为北路琴书创始人之后,邓九如才在曲坛成为赫赫名人。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吕剧 » 邓九如|曾经在东北传播琴书艺术的“北路琴书”创始人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