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兴:故圃伶杰 梨园先秀——评剧表演艺术家孔广山艺术生涯简历

孔广山(1924-1986)生于宝坻县王卜庄乡六各庄的一个农民之家。父亲孔继善喜好戏曲,酷爱皮影,并对操纵皮影技艺颇有研究,庄子的影箱就放在他家,孔广山幼年受父熏陶,爱好广泛。不仅热爱戏曲,还对踩高跷、耍狮子等民间艺术也产生浓厚兴趣。每逢年节,必登场表演献技。

孔继善好交结艺人为友。某日,村头巧遇评剧前辈名家刘宝山。两人交谈的艺话被小广山听入了迷,回家后就央求父亲让他学唱评剧,父亲见他学艺坚决,只好答应下来。

1937年,十三岁的孔广山拜刘宝山为师,习艺七年,工小生。因两家交谊颇深,孔广山曾易姓为刘,改名小亭。随后,跟师到天津边学戏边演出。

孔初进天津,和师兄刘小楼搭入以李兰舫、吴俊亭为主演的评剧班。遇连雨天和营业不佳时,师傅靠借债度日,孔广山和刘小楼常去谦德庄捡白菜帮回来与师充饥。为挣点微薄收入,师徒三人结伴,广山饰旦角,小楼扮小生,曾在南市一带走街串巷卖艺为生。

广山聪明伶俐,学艺刻苦。《夜审周子琴》中吴凤岐是他头出小生启蒙戏。早晨,师傅刘宝山亲自监督徒弟练功,对他们要求很严。按师家训,孔先从打水、跑龙套做起。逐步担任了“旗、锣、伞、报”(即旗牌、锣夫、伞夫、报子)一些最简单的配角,孔广山把这类角色演得很认真。此间,师傅曾转请吴俊亭授艺,吴的表演艺术对孔影响较深。

一年后,孔随师住进山霞评剧社。该社“班规”严格,为他的艺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时逢刘翠霞的合作者桂宝芬(女小生)“桂腔”风行津门,与她同台,受其熏染。 孔广山在师提携下,进步很快,曾在该社试应“帽戏”小生。演出了《井台会》、《花园会》、《王少安赶船》等戏。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只要能登台,任何角色和行当他都愿意演。如《小过年》中演过年过花甲的张合;《孔雀东南飞》中开始演车夫、院子,再应工丑角刘洪,最后担任主角小生焦仲卿;与筱玉芳合作时,毅然突破自己,反串登台,《孔》剧中应工彩旦,扮演婆婆。他这种不计较名次,广泛涉猎的进取精神,深为同行所钦佩。同时,也为他以后创造更繁重的角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孔广山二十一岁满师后,先后与筱玉芳、郭砚芳、鲜灵霞、新凤霞等合作演出,应工小生,逐渐在观众中产生了影响。

1948年,孔广山赴北京先与李兰舫同台献艺。为求深造,他曾向京剧艺术家叶盛兰学习《花魁与卖油郎》中的小生做工、身段等表演艺术。经叶点拨,受益颇深。后应小白玉霜之邀,为她配戏。曾在《玉堂春》、《珍珠衫》等戏中担任主要角色,显示了才华。北京解放前夕,孔广山与小白玉霜、赵连喜等人冒着被国民党政府查禁的风险,勇敢地排演了解放区进步剧目《兄妹开荒》。该剧由赵连喜教排,孔广山饰兄,小白玉霜扮妹,迎来了北京的和平解放。此时,孔广山已成为评剧小生行中的杰出人才之一,津京两地名声日盛。

解放后,孔广山回天津加入正风剧社。他拥护共产党,热爱新中国。在“改革旧戏,大演新戏”政策指导下,先后与张福堂、王玉堂、白云峰、刘小楼、小灵霞、吴凤霞、六岁红、羊兰芬、新翠霞、莲小君、王宝坤等人合作,重新整理排演了《活捉王魁》、《白蛇传》、《相思树》等古装戏。为配合解放初期的政治运动,他积极演出了《王秀鸾》、《九件衣》等新戏,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1953年5月正风剧社改为国营天津市评剧团。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导下,孔广山对艺术又有新的追求。他在前辈张福堂的传授下,对评剧传统戏《刘伶醉酒》进行重新整.理。此剧边唱边舞,唱做繁重。孔广山运用甩发、水袖等多方面技艺塑造刘伶醉态,身段优美。其中“跪甩”、“掸甩”等技巧,颇见真功夫。使这出由前辈倪俊声唱红以后,绝迹评刷舞台多年的名剧,获得了新生。1954年1月,天津市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开幕,《刘伶醉酒》获演出奖,孔广山荣获表演一等奖。该剧当时的实况录音,至今被中国艺术研究院珍藏。

若要惊人艺,需要下功夫。孔广山是深知这个道理的。1956 年,他在小生重头戏《炼印》中扮演杨传。为了扩大评剧生角的表演范围,曾苦练特技,施展帽翅功。他运用双摇、单摆等技巧,使观众随着纱帽翅的抖动,看到了人物的情绪变化。同年,天津市评剧团赴朝鲜演出,该剧受到国际朋友赞誉。

1959年,剧院为排好《乔老爷奇遇》一剧,领导和大家希望他在丑角的表演上有所改革和创新。孔广山对这个角色理解较深,他注意到不能把乔老爷演成光逗人发笑的丑角,而要使观众在笑中不知不觉地对他爱之、敬之。在艺术处理上,他把小生和丑角的表演方法相互借鉴使用,运用扇子功中的多种技巧与欢快跳跃的唱腔、鼻音略重的韵白,有机地组合为一体,鲜明地塑造出一个出口成章,相貌丑陋,见义勇为的正义书生。同年九月赴山西演出,《太原日报》刊登杨映、吴我素《喜赏“珍珠”,笑看“奇遇”》文中载,.....这种人物的性格是极难刻画的。但由于演员孔广山对剧本和人物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表演才能,因而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十分生动。

 

#p#分页标题#e#

孔广山在演出中,善于锐意出新,着眼于揣摩人物,创造人物,戏曲大全,如在《三家福》中扮演的教书先生;《张三借靴》里饰丑生刘二;《啼笑姻缘》中的沈三弦和《心上的人》中塑造过的荣誉军人张喜群等人物形象,毫无雷同之感。他一生为改变天津评剧男演员落后面貌而竭尽了全力,使人们难以忘怀。

孔广山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兼搞导演。1954年他与杨紫江同志合作导演的现代戏《妇女代表》,天津市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荣获导演奖。1956年,天津市评剧团执行中朝文化协定赴朝鲜演出,他与刘文卿合作导演的神话戏《牛郎织女》(兼演哥哥张有才);与齐洁华合作导演的传统戏《茶瓶计》(兼演王洪贵)成为赴朝的演出剧目。《牛》剧被朝鲜电影局拍摄成舞台纪录片。1958年夏季,剧团赴北戴河为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演出。《牛》剧受到中央首长的好评。同年冬季,天津市评剧团扩建为天津评剧院。此后,孔广山除了搞好演员本职工作外,又把大量精力投入在导演和培养青年的工作中。

据不完全统计,孔广山先后导演了古装戏《刘伶醉酒》、《三滴血》(与王宝坤合作)、《保龙山》(与刘文卿、白云峰)、《珍珠衫》(与杨紫江)、《二度梅》(与白云峰)、现代戏《刘巧儿》(与赵颖、兰天、李福安)、《星星之火》(与单少峰、刘万生)、《春光曲》(与许克明)、《年青一代》(与曹荆予)等。自导了古装戏《张三借靴》、《双下山》、《三县并审》、历史剧《夫人城》、现代戏《青春之歌》等。

其中《双下山》一戏排练于1959年。孔广山将昆、汉、湘等古老剧种的剧本和表演精华融为一体。再根据评剧的特点进行了加工整理,悉心传授,排练而成。该剧不仅丰富了评剧丑角行当的表演,也给当时的青年杨金利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1962年赴东北三省演出影响很大,许多评剧团和戏校争先学习上演。

1963年排练《夫人城》时,孔广山主张著名青衣鲜灵霞在这出戏中改工老旦演唱,鲜灵霞的思想开始有些不通,经实践,鲜灵霞认识到此戏大有搞头,演出也格外认真。此一举不仅开拓了鲜灵霞的戏路,也为发展评剧高亢豪放的老旦唱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天津电台至今还经常播放该剧录音。

孔广山生前曾对我说:“导演方面,我学习了许多刘文卿的处理手法。”在他担任导演的过程中,开始是为刘文卿做助理工作,逐步才由副导演到担任了主要导演。

“文革”中,孔广山被打成“反动艺术权威”。演出和导演的戏也全部被打成“黑戏”。他被揪出来后,受过批斗,挨过打骂,戴过高帽,游过大街。后来,他万没想到,《新时代的狂人》一戏又受到株连。在种种莫须有的“罪名”之下,他和全家受尽磨难。

“四人帮”被粉碎后,孔广山精神焕发,干劲十足。1978年,他不顾多病,与刘文卿再次合作导演了《祥林嫂》,该剧连演一百余场,场场爆满,受到市领导和文艺界极大重视,已将该剧录像。此间,他提携青年王立柱,共同导演了《花木兰》,再获成功。同时,他们与天津电视台导演韩大川、作者周抗合作,将该剧进行了录像。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后,在许多省、市引起较强烈的反响。

多年工作实践形成了他的艺术风格。他导演的剧目戏剧节奏鲜明,善于运用戏曲手、眼、神、法、步和高难动作技巧突出剧中人物的性格感情。

孔广山一生究竟导演了多少戏,现时还难以搞清。可经他导演过的戏,现不少已成为天津评剧院的保留剧目。他当年培养过的青年演员,不少人现已成才,有的演员已在全国颇有影响。

 

六岁红、筱俊亭、新翠霞、莲小君、孔广山(后右二)、白云峰(后左二)、郑云亮(后左一)合影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评剧 » 赵玉兴:故圃伶杰 梨园先秀——评剧表演艺术家孔广山艺术生涯简历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