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新亭泪》琅琊王氏,汉民族的拯救者

去年,2019年12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评剧院打造的重编历史剧目《新亭泪》全新亮相,展开首轮两场演出。

这是评剧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告诉世人:评剧不但可以表现民俗,也可以展现历史。

据报道,音乐创作在保持评剧唱腔特色的基础上加入大量魏晋时期的音乐元素,将现代与古典完美交融。该剧在服装和造型上保持魏晋时期历史感的同时运用现代时尚理念,以抽象水墨的形式语言,探索服装设计“水墨性”的独特价值,用最传统的元素打造最现代的时尚,表现魏晋时期的英雄欲望与精神自在。

《新亭泪》的高雅,堪比昆曲

评剧《新亭泪》根据著名编剧郑怀兴先生的成名作重编而成。该剧首创于上世纪80年代初,曾获1982年第一届全国优秀剧本奖,一经问世便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被奉为历史剧之新里程碑和圭臬。

此次重编汇聚豪华主创团队,中国评剧院邀请原编剧郑怀兴先生执笔,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王青执导,北京演艺集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评剧院艺术指导王亚勋担任艺术总监,著名评剧音乐家刘文田担任唱腔设计指导,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作曲戴锡英携青年作曲刘冬然、刘爱音共同担任音乐唱腔设计,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副教授马骏担任作曲,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伊天夫担任舞美灯光设计,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秦文宝担任服装设计,国家一级造型师艾淑云担任造型设计。

 

评剧《新亭泪》:琅琊王氏,汉民族的拯救者
刘松萝

1.
《新亭泪》的重演,唤醒了我多年以来愿望:写一写王导家族建立东晋的事迹。

山东临沂古称琅琊。

秦朝将中国分三十六郡,琅琊郡为其一,郡治琅琊县(今山东省青岛琅琊镇)是当时秦帝国最大的港口。西汉琅琊县自然灾害频发,郡治迁至东武(今山东诸城境内),隶属徐州刺史部管辖。东汉改琅琊郡为琅琊国,建都开阳城(今山东省临沂市市区),历经曹魏、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

金朝定名沂州,1913年改沂州为临沂。

临沂有一个王羲之故居。

我去临沂凭吊的时候,深感当地人把故居说小了。那是琅琊王氏故居,在那里生活的人们改变了中国历史。

王祥,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之后。其祖父王仁官至青州刺史。王祥的父亲王融被公府屡次征召,但都未应召。

王祥生于东汉中平元年(184年)。是年,巨鹿人张角率太平道举事,史称黄巾之乱。36年后,东汉灭亡了。

王祥以孝闻名。父母有病时日夜伺候,不脱衣睡觉,汤药必自己先尝。《二十四孝》中,就有“王祥卧鱼”的故事。

王祥在曹魏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封爵睢陵侯。西晋建立,拜太保,进封睢陵公。西晋泰始四年(268年)去世,年八十五岁。

东汉末年的动荡中,王祥还照料了曾经虐待他的继母朱氏和同父异母的弟弟王览。

在曹魏,王览任司徒西曹掾、清河太守。封即丘子,食邑六百户。在西晋,王览任弘训少府,后来转任太中大夫,禄赐与卿相同。咸宁初年获任命为宗正卿。

王览也对哥哥的仕途大有帮助。魏文帝黄初年间,曹魏徐州刺史吕虔征命王祥,王览劝王祥应命,更为他准备牛车赴命。

王览西晋咸宁四年(278年)去世,年七十三岁。

王祥王览兄弟,一直是孝悌的榜样。

2.
对于琅琊王氏,不通历史者也知道王羲之。读了一点历史,就会知道王导。

王导是王览的孙子,王羲之是王览的曾孙,王旷之子。

司马氏以晋代魏,统一了中国。晋武帝司马炎在初期尚有所作为,接下来就是骄奢淫逸。石崇斗富,就被认为是不祥之兆。那时,各路胡人越过边界进入了中原。

司马炎去世以后,继位的惠帝是傻子,皇后贾南风淫乱阴险。于是,八王之乱爆发了。

混战之中,匈奴人刘渊率部成为雇佣军。304年,刘渊称大单于,后自称汉王,赦免境内囚犯,建年号为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308年,刘渊正式称帝。

311年,匈奴军队攻占洛阳,史称“永嘉之乱”。316年,西晋灭亡。

在这之后,征战不断,胡人肆虐北方。

动乱之中,大批汉人逃往江南,史称“衣冠南渡”。应该说,这是一次民族大迁徙。

王导西晋咸宁二年(276年)出生,承袭了祖父的爵位即丘子。少年时,就风姿飘逸,见识器量,清越弘远。

王导与琅玡王司马睿相识,两人情同挚友。司马睿还在洛阳时,王导总是劝说他要尽快回到藩国。

永嘉元年(307年),司马睿听从王导的建议,出镇建业(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王导相随南渡。

317年,司马睿自称晋王。318年,司马睿称帝,史称晋元帝。百官朝拜的时候,晋元帝拉王导同坐御床,王导坚辞不受。是年,王导42岁。

在东晋,王导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

王导与其堂兄王敦一内一外,戏曲下载,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以后王敦作乱,王导始终和朝廷站在一起。

《新亭泪》中的情节,背景就是王敦之乱。

人们知道王羲之善书法,其实王导也是书法家。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曾与王导一起劝司马睿南下。

东晋咸康五年(339年),王导病逝,年六十四岁。

#p#分页标题#e#

东晋政治矛盾重重。但是,威高权重的琅琊王氏没有重复曹操和司马懿的故事。王敦叛乱,也没有得到王氏家族的支持。司马氏,也选择了与王氏共存。

这中间有互相利用的因素,但这样处理君臣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典范。

这一切,与琅琊王氏的品德和风度是分不开的。

如果不是琅琊王氏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汉人就是乌合之众。待胡人倾巢南下,那就是万劫不复了。从317年东晋建立到隋589年统一中国,凡272年。东晋和南朝保留了汉人的血脉,保存了中华的文化,是值得肯定的。

与此相比,476年西罗马灭亡之后罗马文化就湮没了,直至文艺复兴才得以恢复。

西晋大肆分封,门阀政治盛行。有意思的是,晋亡于分封又重生于分封。而且,门阀毁了晋又挽救了晋。

3.
胡适先生说过:

门阀的争存不全靠声势的暄赫, 子孙的贵盛。他们所倚靠的是那“士大夫风操”,即是那个士大夫阶级所用来律己 律人的生活典型。即如颜氏一家,遭遇亡国之祸,流徙异地,然而颜之推所最关心 的还是“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所以他著作家训,留作他家子孙的典则。隋唐以 后,门阀的自尊还能维持这“士大夫风操”至几百年之久。我们看唐朝柳氏和宋朝 吕氏、司马氏的家训,还可以想见当日士大夫的风范的保存是全靠那种整齐严肃的 士大夫阶级的教育的。 

然而这士大夫阶级始终被科学制度和别种政治和经济的势力打破了。元明以后, 三家村的小儿只消读几部刻板书,念几百篇科学时文,就可以有登科作官的机会; 一朝得了科第,像“红鸾禧”戏文里的丐头女婿,自然有送钱投靠的人来拥戴他去走马上任。他从小学的是科学时文,从来没有梦见过什么古来门间里的“士大夫风操”的教育与训练,我们如何能期望他居士大夫之位要维持士大夫的人品呢? 

以上我说的话,并不是追悼那个士大夫阶级的崩坏,更不是希冀那种门阀训练 的复活。我要指出的是一种历史事实。凡成为领袖人物的,固然必须有过人的天资 做底子,可是他们的知识见地,做人的风度,总得靠他们的教育训练。一个时代有 一个时代的“士大夫”,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范型式的领袖人物。他们的高下优 劣,总都逃不出他们所受的教育训练的势力。某种范型的训育自然产生某种范型的 领袖。

胡适先生的结论,是要兴办现代的大学。

4.
我不主张门阀制度,有文章为证并且说在了众人的前面。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进寻常百姓家。

我认为:从平民走来的人,倘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须要有高贵的风度和品行,必须要有宏观的思维,不能鼠目寸光,见利忘义,办事蝇营狗苟,不能变成大号的小市民,更不能成为大号的刁民。

我还认为:在中国自称知识分子的人,应该有言有行有德,并且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家族的荣誉,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回到琅琊王氏。

王导功莫大焉,简直就是汉民族的救星。他的历史地位,应该与开国皇帝,与明君平齐。知王羲之而不知王祥和王导,是现代汉民族的肤浅,是汉民族的耻辱。

王导,谢安和司马睿,都是汉民族的英雄。

我多次对琅琊人士说过:琅琊,有义务显彰王氏家族的丰功伟绩。王羲之故居,应该成为琅琊王氏故居。不但如此,还应该有琅琊王氏纪念馆。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评剧 » 评剧《新亭泪》琅琊王氏,汉民族的拯救者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