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树、今声:师承、探索与创新——介绍著名评剧演员小花玉兰

著名评剧演员小花玉兰,出身于梨园世家。幼年随母学戏,很小便登台演出,至今舞台生涯已四十春秋。

她原名陈佩华,小花玉兰是艺名。母亲花玉兰年轻时,以高亢激昂的“大口”落子见长。当时,观众中流传有“听李金顺的媚柔,听花玉兰的脆生”之说。花玉兰宗李(金顺)派,但她并不拘泥于师承,让自己高亢宏亮的嗓音尽情抒发,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她演唱的《棒打无情郎》,在五十年代就赢得观众的赞赏。父亲陈艳楼,曾受传于评戏前辈艺人马虎亭,开始演男旦,出师后改唱小生。小花玉兰自幼聪敏,天赋一条好嗓子,在父母的熏陶下,学戏、唱戏。解放后,她如逢甘露,在党的领导下,加入了当时北京刚刚组织起来的新育文化剧团。由于她性格稳重内涵,唱法工整,嗓音纯正,很快就担任了主演,这时才只有十七、八岁。1954年,她调入北京市评剧团,就在同年,她主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得了北京市戏曲会演表演奖,一时轰动京城。小花玉兰作为评剧新秀,引起了戏曲界和观众们的注目。1958年,来到了天津评剧院,为海河之滨的评剧舞台开出一支新花。

小花玉兰的母亲在唱腔上是高亢、宏亮清脆,有一个“横音”,宜于唱传统的“大口”,而小花玉兰的嗓音、气质,却不适于唱“大口”。因而,她将母亲清脆、流畅的唱腔和自己的委婉、柔和的特点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

“先广博而后精深”这是小花玉兰常爱说的一句话。她认为,一个评剧演员同样要有全面的艺术修养,只有兼收并蓄,才能在艺术领域自由翱翔。她最爱听梅兰芳的《贵妃醉酒》,程砚秋的《荒山泪》,多次观看了张君秋的《望江亭》和杜近芳的《白蛇传》,而骆玉笙的京韵大鼓《子期听琴》,也使她醉心入迷。为了学演昆曲《思凡》、《秋江》,她曾多次登门求教于老艺人白云生、田瑞亭,请他们说戏。五十年代,舞剧《天鹅湖》在京演出时,她像着了迷似地买票去观看。。。。她有广泛的兴趣,更有刻苦学习的精神。人们注意到她演唱的《牛郎织女》织女在于天庭中有一段不同凡响的唱,起唱的一句是“愿效做鸳鸯鸟,永不离分。”其中的“离”字,用了一个行腔,这就是小花玉兰借助于京剧中的慢板唱腔,听来既华丽舒展,又揭示了织女向往人间幸福生活和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内心激情。这正是她基于博学广见,方能对传统的旧评戏做出有益的改革和创新。

近年来,有许多老演员不能重返舞台,原因是嗓子唱不出来了。她为这些老同事焦虑,也在替自己担心。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观摩了一位年近六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的演出,这位老艺术家年纪虽然很大了,而嗓子却不倒,她从中受到很深的启示。她发现关键在于会用假声。于是,一个新的课题油然而生,能不能在评剧演唱中运用真假声结合呢?

小花玉兰二十多岁的时候演唱《拜月记》,七场戏中有六场都是大段唱,而且完全用真声。那时年纪轻、气力足,而今天,岁数大了,身体弱了,想在唱工上巧取制胜就得创新。她经过一段时间的试唱、排练,有志者事竞成,在一次演出中,演到“拜月”一场,她真假声结合,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唱得如行云流水,跌宕起伏,在抑扬协调的音乐气氛烘托下,把王瑞兰对丈夫的思爱、思念、祝愿、盼归的真挚心情,展现得细腻贴切。在“拒婚”中,当王瑞兰坚定地唱到“孩儿不听也是枉然”的“然”字时,达到了A调的高音i,她先用假声过度,尔后用真声拔高声调,唱得虚实得当,收放自由。这种唱法在评戏演唱中还是前所没有的。

戏曲界的老人们有句行话,叫“千斤话白四两唱”,戏曲下载,这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话。意思是说念白的功夫并不亚于唱。小花玉兰常想,老评戏的念白很不讲究,既不像京白,又不是普通话,有时还掺杂些地方土语,听来很不顺耳,难怪有时一些观众听后哄然大笑。她认为只有唱好、念好,才能把剧中人物的情绪传达给观众。

重排后的《拜月记》开场有四句念白:“款步踏青台,轻移香炉盖;一柱心香宿愿怀,对月深深拜。”小花玉兰从京剧念白中借鉴了念闺门旦的念法,将念白念得字眼清晰、韵味浓郁、动听悦耳。她认为,《拜月记》里的主人公王瑞兰,是个大家闺秀,用这种念白是应情顺理的。她认为评戏中一些旧的念白,该突破的就应该大胆突破。

由于小花玉兰刻苦好学,她的戏路也很宽广。她能演闺门旦、花旦,也能反串小生。在演《阴错阳差》时,先旦后小生;在传统戏《劝爱宝》中,还扮过彩旦张氏。她扮演的剧中人物,有的端庄尔雅,有的泼辣豪放,有的内涵秀丽,有的风趣多彩,有的含情脉脉,有的落落大方,各俱千秋。去年,中国唱片社为她录制了《二度梅》、《鸳鸯被》、《拜月记》、《牛郎织女》、《吕布与貂蝉》等戏的片断。

#p#分页标题#e#

四十八岁的陈佩华,今天仍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最近,她得知歌唱家马玉涛每天自弹钢琴坚持练声两小时的事迹后,十分感慨,她也给自己规定了练功表:坚持排戏、练嗓,排戏时和演出一样认真,不“偷油”,不减声。前不久,人们看她演出的《人面桃花》和《赚文娟》,戏中有当众题诗的情节,她既不找人代笔,也不用作剧,而是能得心应手地意上笔端,挥毫而就,使观众大为赞叹。原来,这是小花玉兰为了演好戏,曾经下了一番苦功练习书法,她先是临柳公权碑帖,后来便常年积月地用小楷抄戏本唱词。多年的勤于笔墨之功,才换来今天的演出效果。

如今,她仍在进取。她希望演些现代题材的评戏。她希望塑造一个女知识份子的形像,用以表现她们的曲折经历和生活情趣;反映她们为四个现代化所做的卓越贡献。她殷切地期待着新剧本的诞生。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评剧 » 宝树、今声:师承、探索与创新——介绍著名评剧演员小花玉兰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