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献君:谋生——初闯江湖

1978年秋天,我15岁,已经感觉到在家里是个累赘。家里弟兄多负担大,我年龄小,戏曲下载,下地干活工分少;当时学也上完了,拉弦子看不见前途,只好不了了之。同村的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自己感觉学艺这条路走到了尽头,准备改行在家务农。

百无聊赖之际,一天我的同学韩志国来到家里透漏消息说:河北邯郸一带曲剧盛行,半职业剧团多如牛毛,并且都很需要乐队伴奏员,弄好了半职业还还可以转为国营剧团。当时,这个消息对我乃至全家都是来自天国的福音。全家无法形容的激动,经过简单商量,大家一致赞成去邯郸闯闯。几天后,我背着行李和弦子,韩志国抱着光肚子白茬古筝,一同踏上了去邯郸谋生的路。
首先到了位于河北邯郸东北90公里邱县的一个村庄,这里村村唱的都是曲剧,甚至比河南农村的热戏的情绪还要高涨。他们称曲剧是“洛阳曲儿”。这里已经有驻马店遂平县来的十来个曲剧艺人,暂时没有大弦。

原以为如鱼得水,可以一展抱负。谁知节外生枝,事出意外:第二天才发现,这些民间剧团的演出从来没有固定的剧本,完全靠随机应变,自由发挥。行内叫做“活词戏”。十五岁的少年,从未有过搭班演出的经历,自己根本不会曲剧活词戏的伴奏,对活词戏的认知度几乎为零。

于是,艰辛的磨砺开始了:先是打鼓师傅哼着过门我跟着拉,边排、边学、边演,然后自己慢慢揣摩,跟班。经过几个月的打磨,慢慢弄懂了啥人物叫啥板;用啥簧头;起啥过门;唱啥调门;转啥调门……等活词戏伴奏常识。半年后基本可以伴奏所有事先没有口头结合过的活词戏。

路况越差,越能训练出好司机;条件越艰苦,越能培养出行家里手。这一段民间搭班的经历,极大锻炼了我的应变能力,无形中掌握了曲剧原始本真的东西如:人物与曲牌,曲牌的联接,间奏的模式、间奏的变化……下意识地掌握了大量不同风格的活词戏的唱腔和基本规律。应该说:为我走向唱腔写作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1980年冬季,所在的半职业剧团解散,通过朋友介绍考入当时的国营艺术单位:邯郸县曲剧团。到团里后从唱腔到伴奏的表现形式上,接受到了相对规范的艺术信息,古簧套路多以京剧河北梆子为主,间奏中间夹得击乐也与半职业剧团有明显的差异。“飘得很。感觉谁的技术都不如自己,曲剧团大院有点装不下我的错觉,急于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

不料,在接下来的实际排练过程中,发现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实在是太有限了,排练场上遇到一点很小的问题就没办法解决,处境相当尴尬。尽管这部戏搞出来了,但几乎是记谱填过门,在老师和团队伙伴们的启发辅助下一点一滴完成的。如果没有老师们的无私帮助,我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完成的。

该剧也是我一生中从事戏曲音乐创作的第一部作品,这次排练,对自己以后的成长,起到了奠定基础的关键作用,坚定了一生投身于河南曲剧音乐创作的信心。也是从那时开始,我知道了艺无止境,天外有天,艺术的道路永远也不会有尽头。所以,作品再多,成就再大,也不该有可以骄傲的资本,更不该有止步不前的理由。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曲剧 » 梁献君:谋生——初闯江湖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