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皇帝”回家 回首一代越剧宗师尹桂芳的百年芳华

12月27日至28日,福建芳华越剧院的“回家”之路来到故乡新昌站,为山城戏迷带来纪念尹桂芳百年诞辰专场演出,倾情献演《玉蜻蜓》《团圆之后》等精彩剧目。其中,《玉蜻蜓》由一代越剧宗师尹桂芳关门弟子王君安担纲主演。

1919年,尹桂芳出生在新昌。1948年,她在上海滩闯出一片天地,成为戏迷票选的“越剧皇帝”。1959年,尹桂芳率芳华越剧团入闽。百年芳华岁月转瞬即逝,在尹桂芳百岁诞辰这一年,“芳华”终于回到新昌,尹桂芳和她的尹派艺术终于“回家”。

幼年失怙立志学戏

1919年12月1日,农历十月初十,一个叫尹喜花的女婴出生在县城西门外小龙潭村,她就是日后蜚声越剧界的一代宗师尹桂芳。据村里老人讲,尹桂芳的面貌与她父亲极像,两人的眼睛都大而有神,如同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父亲质朴、耐劳、宽厚、开朗的性格,对她的一生影响非常之大,铸就后来被越剧界尊称为“大姐”的气质和胸怀。然而,小喜花刚长到7岁半,慈爱的父亲就劳累过度,贫病交加,不幸离世。她和年幼的弟弟从此失去父亲的庇佑。

父亲死后,有富人愿意出三百个大洋,将尹桂芳买去做女儿,许诺“有吃、有穿、有花戴”,尹桂芳心里暗想,“天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坚决不从,以死抗争。“天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这句话,后来成为尹桂芳的口头语,念着“凡事要靠自己”这句座右铭。她从新昌城外的小村出发,一步步登上更大的舞台,创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流派,让越剧女子小生这一行当在自己手中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1929年4月,尹桂芳和弟弟跟随母亲陈荷仙离开小龙潭村,从新昌一路走到嵊县。那个年代,女子小歌班遍地开花,出于生计,尹桂芳加入嵊县“醒狮剧社”,立志把戏学好,掌握一项安身立命的技艺。由于经营不善,醒狮剧社不久倒闭,尹桂芳又加入一个新昌的越剧科班,师从我县越剧艺人潘洪涛。

经过五年的学艺、演出,尹桂芳已成为生旦皆能、文武不挡的优秀演员。1934年年底,她受邀加入舟山沈家门的一个越剧戏班,依班主的意见,从花旦改演小生,以“尹云峰”之名成为当地最红的越剧名伶。

越剧皇帝众望所归

1938年,尹桂芳来到上海。凭着扎实的武功基础,她塑造出一大批有文有武、有血有肉的小生角色,立即红遍上海滩。在上海演出的几年间,尹桂芳接触到话剧、电影、京剧和昆剧,艺术观逐步发生变化,感到越剧的表现形式日趋老旧,需要探索一条新的路子。

1942年10月,当袁雪芬等人举起“新越剧”大旗时,尹桂芳和竺水招这对“舞台情侣”已是上海越剧的一块金字招牌,在上海演红半边天。但尹桂芳并不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她和袁雪芬一样,对越剧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袁雪芬走的是越剧进步的一条新路,我们为什么不跟进呢?

随后,尹桂芳、竺水招邀请专业编剧编排根据张恨水的小说改编的时装戏《夜深沉》,观众被如泣如诉的越剧唱腔和缠绵的情节引得如痴如醉。不久,二人又推出拿手戏《何文秀》,尹桂芳表演风格质朴高雅、逼真传神,唱腔深沉流畅、醇厚隽永,用自己的形体赋予角色以血肉,用自己的声情赋予角色以灵魂,逐渐形成以女小生为主的越剧表演新风格。

1945年春天,尹桂芳聘请专职编剧,先后编演《石达开》《宝玉与黛玉》《沙漠王子》等一大批既有思想内涵又能吸引观众的新戏,《宝玉哭灵》《算命》等唱段几乎成为人人都能哼唱的流行歌曲。这些戏经新编、重编,在生、旦之中侧重于生行,为尹桂芳在艺术上大显身手创造条件。而越剧女子小生艺术的提升,也拓宽女子小生的发展空间。

1948年秋,上海的越剧观众投票选举“越剧皇帝”,“比美男子还要美”的尹桂芳独占鳌头。那一年,离她到上海滩闯码头,刚好过去十个年头。“越剧皇后”的桂冠许多人都戴过,可自有越剧以来一百年,观众心目中的“越剧皇帝”只有一个,那就是小生尹桂芳。

勤勉一生吐露芳华

作为最早投入“新越剧”行列的著名演员之一,尹桂芳一生以“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唱戏”自勉。她的一生始终追求进步,正如她给自己取的名字 一样,如桂花般清香高洁、芬芳四溢。

1946年1月,芳华剧团正式成立,“芳华”的时装戏关注民众的生存状态,提出社会问题,反映社会阴暗面,意义在于警世、劝世。尹桂芳在这一时期演出的许多剧目在今天看来都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这一段时期也是尹派艺术走向成熟的黄金时期。

#p#分页标题#e#

1947年,为筹资自建越剧剧场和越剧学校,越剧“十姐妹”签订联合义演合约,举行《山河恋》联合义演,签名顺序是:尹桂芳、徐玉兰、竺水招、筱丹桂、袁雪芬、张桂凤、吴小楼、傅全香、徐天红、范瑞娟。尹桂芳排在第一个。

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在范瑞娟等人的提议下,上海越剧界举行大规模义演,尹桂芳积极投入到《杏花村》的演出之中。越剧演员们用义演筹集的款项,为志愿军空军捐献一架米格15型歼击机,名字就叫“越剧号”。

20世纪50年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红年代。为支援全国各地的经济建设,上海搬迁大批企业到西北、东南、华北地区,内迁职工与家属都渴望能够看到越剧。1959年1月,尹桂芳响应号召,带着芳华剧团迁移至福州,自此扎根八闽大地,陆续创作排练一批现代戏与传统戏,为福建人民带去精神享受。

著名导演谢晋曾为尹桂芳题写过一首小诗:“我爱桂花,我要像桂花一样,保持自身的纯洁,戏曲网站,在秋风中傲然开放,用清新的芳香给人们以愉快。”这正是尹桂芳一生献身越剧艺术的真实写照。

一生留下宝贵财富

尹桂芳终身未嫁,或者说,她嫁的是舞台,嫁的是越剧。她把自己的满腔赤诚,都献给舞台上塑造的形象,献给自己钟爱的弟子们,她把所有尹派的弟子都当成自己的儿女。

尹桂芳为越剧留下的财富是巨大的。她一生演过上百个剧目,多扮演风流潇洒、文雅温柔的书生,现今的越剧小生大多学尹派,越剧界有“十生九尹”之称。曾有人说,不了解越剧的人,看过尹桂芳的戏后,也就会懂一半,可见尹桂芳对越剧界之贡献。时至今日,新昌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总有热爱越剧的戏迷们随口哼出几句戏文。从“手抚琴儿心悲酸,自己的命儿我自己算”,到“路遇大姐得音讯,九里桑园访兰英”,再到“洞房悄悄静幽幽,花烛高烧暖心头”,最为脍炙人口的几个唱段,多是尹派名剧。

尹桂芳的精彩唱腔,还成就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深情的主旋律。该曲目作者之一何占豪曾介绍说,《梁祝》开首的一节改自越剧《红楼梦》中那句先扬后降的“好妹妹”,尹派唱腔的优美、其影响和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2019年,对越剧而言,堪称“尹派之年”。今年是尹桂芳先生诞辰百年,也是先生率领芳华越剧团入闽扎根福建六十周年。同样是在今年,先生再传弟子陈丽宇、蔡浙飞双双荣获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蔡浙飞说,今年是尹桂芳老师诞辰100周年,自己身为尹派传人,又和尹桂芳先生同为“新昌囡”,能在今年摘得梅花奖,意义非凡,这也是为纪念尹桂芳先生诞辰100周年献上的最好的礼物。(来源:浙江新闻)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越剧 » “越剧皇帝”回家 回首一代越剧宗师尹桂芳的百年芳华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