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十姐妹”精神——戏曲人共同的财富

1947年夏,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自己的剧场和戏校,发展新越剧,分散在不同戏班的十位越剧名伶联合起来,同台演出了一场《山河恋》。此举轰动上海,“越剧十姐妹”因此得名。十姐妹包括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竺水招、筱丹桂。转眼70年过去了,今年,“十姐妹”中最后三位——范瑞娟、徐玉兰、傅全香相继辞世,至此,“越剧十姐妹”的时代渐行渐远,令人哀伤感念。斯人已去,唯有她们留下的“越剧十姐妹精神”将永远留存世间,成为越剧人乃至所有戏曲人共同的财富。
 
  她们筚路蓝缕,勇于开拓,积极变革。
 
  越剧早在1917年男班时期便从浙江嵊县进入上海演出,但真正在上海发生较大影响却是在女子越剧兴起后,这与越剧女艺人的革新精神是分不开的。前有姚水娟改良,对越剧进行了局部的革新。但在当时的演出体制下,越剧艺人没有改变自己作为戏院老板摇钱树的命运,越剧的地位仍然处在消遣娱乐层面。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越剧的处境,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艺人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越剧改革。改革以话剧为参照,是一次全面性的变革。改革的最大成果是确立了编、导、演、音、美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机制。新制度下,演出新戏首先一定要有文学台本,摈弃了老戏的口传心授和“路头戏”。其次由导演来掌握舞台上的各元素整体合一,使音乐、舞台美术和演员的表演配合谐调,提高了对舞台艺术完整性的追求。新越剧还借鉴话剧、电影的现实主义表演方法和昆曲的舞蹈身段,使二者完美融合,形成了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使越剧在沪上众多曲艺形式中脱颖而出。
 
  以“十姐妹”为代表的越剧人共同参与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基础。在这场改革中,以袁雪芬为首,“十姐妹”全部先后支持、参与、践行新越剧,使改革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局面。越剧改革的成就毫无疑问也是“越剧十姐妹”最大的历史贡献。她们不但共同开创了新越剧,而且建立了越剧乃至中国现代戏曲至今的基本范式。在此后的70余年中,戏曲网站,越剧随着时代环境的不同不断在丰富和发展,但却没有脱离这一基本范式。越剧改革的经验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国现代戏曲的发展。越剧在中国现代戏曲剧种中率先建立了编导制,强调舞台艺术的综合性;并将写意和写实的两种不同的表演形式糅合为一体,形成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新的表演形式。至今,几乎所有的戏曲剧种都无一例外采用这种体制和表演形式。刘厚生在《关于四十年代上海越剧改革的几点认识》一文中写道:“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建国以来,我们看到戏曲界由班社改为剧团的体制,改革普遍推行;编导制度(包括音、美)基本确立,导演艺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表演上力求活用程式,塑造性格化形象;音乐上吸收兄弟剧种曲调为我所用,在本剧种音乐风格基础上编创新腔新调;舞台美术上扬弃旧传统,追求艺术完美,配合剧情烘托氛围;最重要的,许多新的艺术观念进入了戏曲界,比如讲求舞台艺术完整性而不是个人突出的观念等,得到了公认。而所有这一切对于传统戏曲都是新鲜的或者不见的东西,在当年越剧改革中都曾出现过。”
 
  她们不畏强权,抱团抗争,追求进步。
 
  在上海的“孤岛”环境中,越剧姐妹获得了较大的生存空间,但同时也遭遇不少困难和危机。当时,人们视戏曲为一种消遣娱乐,传统社会对戏曲艺人的轻视依然存在,艺人尤其是女艺人常有沦为达官贵人玩物的悲剧。质朴的越剧姐妹与当时浊恶的社会风气进行抗争。她们以切实的行动,宣告了自己作为艺人的尊严。新越剧改革后,她们编演了大量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剧目,实现了越剧整体品格的提升。
 
  为了拥有越剧人自己的剧场和学校,她们表现了惊人的团结精神。在《山河恋》义演中,她们打破门户之见,摒弃传统的“角儿”意识,无论在自身的戏班是多红的头牌,这次均在同一个剧中扮演大小不同的角色,有的甚至只有几句台词。在被政府勒令停演后,姐妹们又团结一致,据理抗争,并最终取得继续演出的胜利,显示了抱团抗争的巨大威力。尽管义演筹募的资金由于当局的干预,无法造剧场和办学校,但联合义演和抗争促进了越剧姐妹的觉醒和团结。田汉曾以《团结就是力量》为题撰文,对越剧界的团结给予高度赞扬和大力支持。此后,在进步文艺力量的指引下,越剧一步步走向全新的道路。因此,“越剧十姐妹”,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女子结拜,是一代越剧人团结一致,追求进步的表现。
 
  她们艺术精湛,创立了异彩纷呈的流派艺术。
 
  越剧十姐妹的艺术,代表着至今女子越剧最杰出的水平。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们逐渐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上世纪四十年代越剧改革以后,越剧音乐唱腔取得新的突破。袁雪芬于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在唱腔方面有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尺调腔〕的雏形。随着〔尺调腔〕的丰富发展,1945年范瑞娟在演出《梁祝哀史·山伯临终》时,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在传统〔六字调〕的基础上,吸收京剧〔反二簧〕,首创了越剧〔弦下腔〕。从此越剧唱腔在板式结构上得到完善,在唱腔曲调上增强了抒情性和戏剧性,〔尺调腔〕和〔弦下腔〕从此成为越剧的主腔,为越剧音乐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并为流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此后,“十姐妹”纷纷凭借自己独特的表演和唱腔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并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深沉含蓄、韵味醇厚的袁(雪芬)派;委婉缠绵、洒脱深沉的尹(桂芳)派;淳朴厚实、稳健大方的范(瑞娟)派;婉转圆润、华彩绮丽的傅(全香)派;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徐(玉兰)派;刚劲质朴、顿挫分明的张(桂凤)派;细腻妩媚、清新脱俗的竺水招特色唱腔;高亢激昂、苍凉遒劲的徐天红特色唱腔;豪放雄伟的吴小楼特色唱腔,都影响深远。她们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将越剧装点得流光溢彩,异彩纷呈。流派众多是越剧的重要特点,它们构筑了女子越剧的整体风貌,成为欣赏越剧的独特“密码”。然而流派不是自封的,而是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通过广博的吸收、综合再加以创造形成的。越剧十姐妹善于学习,也善于自己设计唱腔,善于创造人物。不盲目追随别人,对艺术精益求精是越剧姐妹们开山立派的重要前提。
 
  她们创造了越剧的黄金时代,改变了中国现代戏曲的格局
 
  建国后,“越剧十姐妹”都进入国营剧团,摆脱了旧社会的束缚,她们如鱼得水,艺术创造力达到高峰。她们不但创作了一批新的优秀剧目,并通过对已有剧目的不断修改提高,艺术水平日趋成熟,打造了一批剧种的代表性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祥林嫂》、《红楼梦》等,都是这一时期创作或再加工的越剧精品。艺术上的领先决定了越剧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戏曲界的非同寻常的地位。1952年10月6日,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的23个剧种、近100个新旧剧目和3000多戏曲工作者在北京会师,越剧在此次盛会上的亮相可以用“惊艳”来形容。越剧十姐妹中的袁雪芬获荣誉奖,范瑞娟、徐玉兰、傅全香获演员一等奖,张桂凤、吴小楼等均获得奖项和殊荣。会演期间,毛泽东主席陪同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泽登巴尔,在怀仁堂观看了由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主演的《白蛇传》;周恩来总理在家中接见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等人。“越剧十姐妹”向世人展示了她们不俗的实力,提高了越剧剧种和越剧艺人的地位,得到全国戏曲同行的称赞和景仰。
 
  随着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红楼梦》的拍摄放映,越剧艺术进一步声名远扬。1956年前后,越剧姐妹们积极参与支援全国,更是将越剧的种子带往全国各地。以十姐妹为代表的越剧艺人,不断将越剧艺术发扬光大,为丰富祖国戏曲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改变了越剧在整个戏曲界中的格局。越剧从一个乡村小戏,逐渐发展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剧种,以“越剧十姐妹”为代表的一代越剧人,功不可没。此后越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着自身作为全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之一的地位。
 
  她们如春蚕吐丝,为越剧事业鞠躬尽瘁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是越剧新老交替的时期。“越剧十姐妹”基本上都退出舞台,但她们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对后辈演员进行传、帮、带。为了自己的事业能够传承下去,解决越剧后继乏人的问题,她们怀着极大的教学热情,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出了一大批新人和优秀演员,把越剧舞台装扮得满园春色,使越剧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阶段。新世纪以来,面对越剧的各种困境,已到人生暮年的越剧姐妹们却从未远离越剧,且积极参与戏曲界的各种活动,为戏曲的发展鞠躬尽瘁。“越剧十姐妹”身上,体现了作为戏曲人最宝贵的事业心和永不停止的奉献精神。
 
  “越剧十姐妹”是一代越剧人的优秀代表,她们以自身的努力和成就,以令人感佩的人格精神,在中国戏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越剧进上海百年之际,在当今的戏曲发展视野中,重温“越剧十姐妹”精神,对于振奋越剧人的心,对于所有的戏曲人都是一种洗礼。70年过去,我们仍然需要怀着一颗为艺术的心,排除一切狭隘的偏见,众志成城,积极变革,勇于创新,砥砺前行。

 

十姐妹合影  1947年8月
前左起:徐天红、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范瑞娟
前右起:张桂凤、筱丹桂、徐玉兰、尹桂芳

 

1947年8月13日,在梅龙镇酒家招待新闻界记者时的合影
张桂凤、尹桂芳、袁雪芬、范瑞娟、筱丹桂、徐玉兰、吴小楼、傅全香、竺水招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越剧 » “越剧十姐妹”精神——戏曲人共同的财富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