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的形成与发展

曲剧也称之为“高台曲”、“曲子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改称为“曲剧”。主要流行于河南省及河北、安徽、湖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曲剧是在河南民间说唱艺术——鼓子曲(洛阳称“洛阳曲子”,南阳称“南阳大调曲子”)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成果形成发展起来的。洛阳曲子与南阳大调曲子原本是一种庭堂、地摊坐唱形式,多是业余演唱。

4

清朝末年王凤桐进行革新,将洛阳曲子和南阳大调曲子相融汇,又与民间的高跷表演相结合,很快在洛阳、南阳一带流行起来,被称之为“高跷曲”,演唱时不分行当,一边踩高跷,一边唱曲子,有三弦等乐器伴奏。后来有了"老婆"、"媳妇"、"姑娘"、"相公"、"和尚"等行当分工,所演唱的剧目,虽没有搬上舞台,但已是按脚色扮演了。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洛阳等地走上了“高台”,成为一种新的戏曲形式——高台曲,又称之为曲子戏。曲剧的唱腔音乐是曲牌联缀体,曲牌名目300多个,但在剧目中常使用的曲牌仅有三、四十个,如[阳调]、[银纽丝]、[剪剪花]、[大汉江]、[小汉江]、[诗篇]、[上流]、[古头]、[古尾]、[京垛]、[一串铃]、[金纽丝]、[小桃红]、[上小船]、[背弓]、[太平年]、[次山]、[牙油调]、[童关]、[满州]、[满江红]、[飞板阴阳]、[玉娥郎]、[书韵]、[慢垛]等等。唱腔以真嗓为主,假嗓为辅,真假嗓结合,朴实自然,缠绵悠扬,灵活舒展,抒情性强,生活气息浓烈,一搬上舞台就受到广大群众欢爱。

曲剧搬上舞台初期,仍然保留着高跷曲的表演痕迹。表演不讲程式,人物上场,一般是背对观众,退至台中亮相,而后踩着[大起板]之类的音乐节奏跑圆场、走剪子股,如踩跷打场子一般,跑完一定“套数”再唱。化妆、行头极简陋,常穿日常生活中的衣服,略加点缀。没有锣鼓伴奏,打板的仍然要帮腔。戏班组织多是业余性质。民国十九年(1930)前后,知名班社主要有:朱万明为首的曲子戏班,吕老八、高庆云为首的同乐社,以洛阳一带为活动中心;以刘乐(刘宗卿)为首的曲子戏班,经常在孟津、新安一带活动;以胡定、刘宝才为首的曲子戏班,常在漯河、叶县一带演出;以秦中旭、陈永治为首的曲子戏班,常在登封、偃师一带演唱;以郭振基为首的曲子戏班,常在镇平一带活动;鲁山城关赵连生、孔续增的曲子戏班,常在鲁山一带演唱。一个戏班八、九人,多不过十几人,农忙务农,农闲唱戏。不讲戏价,馈赠随意。戏班所得钱物平均分配。所演剧目多是“三小戏”,以民间生活故事,儿女情长为主要内容,唱词道白通俗,富有生活情趣。如《老少换》、《访友》、《云楼会》、《赶舟》、《狐狸仙闹书馆》、《柜中缘》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曲剧的各行当逐渐建立和不断完善,也掌握了一定的表演程式。武场(打击乐)也不断健全。民国二十五年,宜阳县成立了宜阳戏剧学校,曲剧艺人蓝辑吾《艺名:玉山青松》等在校任教,并开始试用锣鼓等打击乐伴奏。民国二十六年三月,哇哇丑剧艺人金权、金杯、胡定等在开封同乐戏院演出《蓝桥会》、《漫山》、《周老汉送闺女》、《小姑贤》等。抗日战争期问,洛阳一带很多学校组织宣传队,用曲剧形式宣传抗日救国,王飞庭曾为曲剧编写了《夫妻从军》、《守义不屈》、《逃难》、《空战前夕》等二十多出现代戏。周口也有南阳曲子戏在演唱。张新芳在邓县加入曲子戏班学艺,郭立仙、侯玉花、靳培兰等成为曲剧第一代女演员。民国二十七年六月,开封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樊粹庭、陈素真等曾到内乡马山口,观看郭振基、柴清奇曲子戏班演出,并亲自指导,帮助化妆,传授技艺。京剧鼓师席筱朋在南阳为健全曲剧音乐伴奏,特别是武场,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民国三十二年,曲剧演员李金波、张凤禄等组成抗建剧社,这时文武场已经比较健全,戏装已有蟒、靠、朝靴等,道具也有了刀枪把子等。同年,流亡到潭头寨(今属栾川县)的河南大学在校女学生,为了庆祝“三八”妇女节,改编了《红楼梦》,排演为曲剧(张长弓谱曲),并按剧本规定的环境,制作了布景,自下午七时演至深夜二时,全校师生以及潭头寨村民前往观看,无不交口称道。从此以后,河南大学每逢节日,必演曲剧,并配有布景。先后演出的剧目有《吵婆家》、《水漫蓝桥》、《状元祭塔》,还改编演出了元杂剧《俗梅香》、明传奇《汗衫记》等。在抗日战争中,曲剧不仅在省内的很多地区广泛流行,一些班社和演员还到了安徽界首、临泉,并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有的到宝鸡、天水、兰州,有的到了湖北西北部城乡,进行演唱活动。

抗日战争胜利(1945)以后,河南省政府曾以曲剧是“淫词浪调,唱跑大姑娘小媳妇,有伤风化”为由,在全省禁演曲子戏,收戏箱,抓艺人,不少曲剧演员被拉走顶壮丁,还有不少艺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含泪改行去唱豫剧、越调,或去务农。李金波为首的一班曲剧艺人,为了剧种的生存,就将曲子戏改名为“南平调”,在郑州、开封一带演唱,并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进入省会开封,在新林影院挂牌“警钟剧社南平调”,连续演出两个月左右,每天日夜两场,还在《河南民报》上登载“海报”。主要演员有李金波、任俊杰、白永玲、常文成等,还从洛阳邀请蓝辑吾、刘卫生等参加演出。演出剧目有《巧合奇冤》(连台本)、《夜审周子琴》、《李毛寻父》、《招风树》、《梁山伯送友》等上百出。由于演出的成功,河南省政府才不得不收回“禁令”。艺人们为庆祝胜利,遂将戏班改名为“新生曲剧社”。民国三十六年新生曲剧社到郑州新华 舞台演出,国华党军警借口戏班内有共产党,强迫“登报声明”解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原有的曲剧班社进行登记整顿,先后组建洛阳市曲剧团、郑州市曲剧团、开封市曲剧团、新乡光明曲剧团、许昌市曲剧团、渑池县曲剧团、偃师县曲剧团、新安县曲剧团、宜阳曲剧团、临汝曲剧团、孟津曲剧团、汝阳曲剧团、渑池曲剧团、伊川曲剧团、南阳曲剧团、镇平曲剧团、等等几十个曲剧团。到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开幕时,全省已有二十五个曲剧职业团体,成为河南第二大剧种。洛阳、南阳、郑州、开封、安阳等地、市级曲剧代表演出团,参加了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演出、演员、导演、音乐等多项大奖。1960年,成立了河南省曲剧团。曲剧这个新生剧种,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到斩、散、破坏损失,但到1982年底,河南省已拥有曲剧职业剧团四十三个,同时湖北、山西、安徽、河北、陕西、内蒙、新疆、青海、四川、北京、台湾等省也先后建立了一些曲剧职业团体。2000年后,河南民间个体曲剧团,多达1900多个。

曲剧的传统剧目,有二百多出。在搬上舞台初期,演出剧目多是从“鼓子曲”、民间故事、其他剧种移植改编过来的,一般都是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三小戏”。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开始移植豫剧、越调、京剧等剧种的一些历史故事戏,即“袍带戏”,另外还编演一些连台本戏,短则两三本,长则十几本,几十本,大都没有脚本,靠戏串结合优美多变的曲牌连接,唱词道白多为“活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屈原》、《将相和》、《刘公案连本》、《包公案连本》、《徐公案连本》、《小八义连本》、《郑成功》、《玉环记连本》、《杀齐王》、《二十八胥刮王莽连本》、《潘杨颂》、《陈三两爬堂》、《卷席筒连本》、《风雪配》、《阎家滩》、《货郎翻箱》、《花庭会》、《寇准背靴》又名《背靴访帅》、《红楼梦》、《洛阳令》等,演出的现代戏有《翻身乐》、《赶脚》、《掩护》、《游乡》、《山鹰》、《 五福临门》、《逼婚》等等等几百部戏。曲剧己搬上舞台八十四年,在刚刚闭幕的首届中国曲剧节上,宣布曲剧在全国剧种总数一百多家中,排名第八位。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曲剧 » 曲剧的形成与发展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