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赋予豫剧音乐创作的启示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变化提高,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循规蹈矩,墨守陈规只能被时代所淘汰。戏曲,这个位居于世界三大戏剧中的古老艺术,怎样才能在复合型文化的现代社会保持其永久不败的地位,这是很值得广大音乐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戏曲音乐,是戏曲的灵魂,它更是我们最为标志的民族音乐。豫剧作为目前全国第一大地方剧种,所拥有的灿烂的基石、斑斓的魅力正是其所能够传承下来的重要原因。而作为豫剧灵魂的豫剧音乐,在时代的发展中,京剧MP3下载,也需要更为丰富的手法来传承和发展。

——美声花腔女高音的借鉴。花腔女高音是指在西方美声唱法中高音区炫技的演唱。花腔女高音的音域比一般女高音还要高,声音轻巧灵活、色彩丰富,性质与长笛相似,擅于演唱快速的音阶、顿音和装饰性的华丽曲调,用以表现欢乐的、热烈的情绪或抒发胸中的理想。这种高难度的声乐技巧也被豫剧作曲家王基笑先生运用到了他的戏歌《红旗渠》中。唱腔【流水板】在保持其大致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在“喜泪洒满腮”的“腮”字拖腔时,加入了华强女高音的声乐素材。并且是在“腮”字高音5拖了九拍的渐强长音之后加入了这种声乐技巧。这对传统的戏曲演员的演唱也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在演唱方面也要求演唱者要多吸收传统戏曲演唱以外的演唱方法。戏曲演唱的发声和西洋的美声发声还是很有区别的,演唱这样的作品需要演唱者集两种唱法为一身。“豫剧的花腔”使这首戏歌在观众中产生了极强的试听效果,同时更是实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伟大改革方针。

——结构的革新。我国的戏曲声腔结构大致上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结构,豫剧亦属板腔体戏曲。板腔体声腔是以整齐的上下旬词格作为唱腔基础的,由此逐渐衍生出散、快、慢等表情不同的板式,再以不同的组合方式组织长短,用来陈述故事内容和抒发人物感情,以达到服务于戏剧的目的。在板式结构的安排上,豫剧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习惯。传统成套唱腔一般都是用【飞板】转【慢板】转【二八板】【流水板】转【垛板】接【散板】作为起腔的再现,以“慢——快一一慢”的板式布局来完成唱段的表达。

在戏歌《红旗渠》中曲作者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布局方法,根据歌词内容的场景转换、情绪的起伏变化,重新安排了板式布局。更是用从未做过成段唱起腔的【流水板】作为作品的开始,这是多年来未曾有过的创作形式。从头至尾由豫剧的【流水板】【二八板】【垛板】【散板】贯穿。这种成套唱腔的结构安排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起、承、转、合”的规律,也很符合对事物发展表达的逻辑。与传统【流水板】相比,开头的前奏就是在传统过门的旋律基础上,加入了西方音乐中进行曲的元素,四个强音的连续出现和紧缩的音型使作品从一开始就主题鲜明,富有动力,配器上铜管的强奏更是使整个音乐形象很恰当的引出第一旬歌词“红旗渠水天上来”的澎湃情景。而传统过门单一的程式化表现,千篇一律,很缺乏对形象的表达。

紧接着起腔的格式也有区别于传统的眼起板落,而是用顶板进行,在重复了第2个小分句的歌词后紧缩了上句的过门,下旬更是省略了小分句的过门,整体格局被紧缩,特别是创新过的间奏音乐,使其变成了“进行曲一样的流水板”,使人感到高亢振奋、强弱分明、眼前一亮,从而别具一格。

“豫剧界的前辈,经过了世世代代积累和创造,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我们首先必须珍重它,认真学习它、研究它,把它继承下来、发展下去。”豫剧音乐唱腔大师王基笑先生在他自己的《豫剧唱腔音乐概论》里这样说。的确,要想使豫剧音乐艺术获得永久旺盛的生命力,使其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及当代观众的审美准则,就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丰富的实践证明,无论在任何形式的创作下,创新就是力量,创新就是生命,创新才能够更为久远的生存。这些也是古老的戏曲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本文的分析,在创新的问题上我们还要遵循这样的一个基本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保持我们特有的民族风格,借鉴国内外多种音乐创作手法,大胆突破、勇于革新。因为戏曲艺术如果只拘泥于传统,就会使其失去生命力,从时代脱节。但如果离开了传统进行盲目的发展,又会使戏曲艺术如无源之水,难以有持久性和传承性。

#p#分页标题#e#

在豫剧音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豫剧音乐工作者通过不断努力推动了豫剧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更是扩大了豫剧在全国的影响力,升华了豫剧音乐的学术价值。这很值得当今广大的音乐工作者学习研究。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豫剧 » 时代赋予豫剧音乐创作的启示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