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西汉剧的历代戏班

闽西最早的汉剧戏班有“荣天彩”、“新天彩”、“老三多”、“老福顺”,通称“四大班”。由于闽西地处九龙江及韩江上游,水路可通闽南漳州、厦门和粤东潮州、汕头。因此有关地区之间地方戏剧交往十分广泛,历史悠久。

src=http___bbs

所渭“外江班”,就是流传在闽南的华安、漳州、龙溪(现为龙海)、平和、漳浦、诏安和广东潮汕一带的民间戏曲班子。它们不但经常交往演出、还互教互学,或且同台合演,而且连戏班名字也相近似,所以有“福班”、“潮班”和“上四班”(指闽西)、“下四班”(指粤东)之称。

清代较著名的戏班有:咸丰,同治年间的“新梅花”、“吉祥花”、“祝三多”、“新开华”:光绪至清末的“大罗天”、“新福顺”、“荣德顺”、“乐同源”、“乐天彩”、“一阳春”,“彩花香”等。

“文化大革命”前,龙岩地区7县(市)都有专业或业余的汉剧团体。“文化大革命”期间,多被解散或极少活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剧团逐渐恢复,到90年代,地区、永定、上杭、武平均有专业汉剧团,各县还有业余汉剧团或民间职业剧团。闽西汉剧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涌现出一些艺术造诣很深,在闽西南、粤东、台湾、印度和南洋各地享有盛誉的表演艺术家。如“新舞台”的蔡迈三(1898~1972年)曾于1922年到印度、新加坡等国演出达1年。永定艺人张全镇(1886~1948年)曾到粤东搭班,后与揭阳艺人张巧兰结婚,夫妻于1924年随戏班到台湾演出《贵妃醉酒》等剧。原龙岩地区汉剧团团长、著名女演员邓玉璇,多次在福建省的戏剧会(调)演中获得优秀表演奖。她还曾赴新加坡演出,被邀录制唱曲磁带。闽西汉剧在参加各种会演、调演中,曾多次获得表演、导演、音乐及舞台美术等奖。香港东方唱片公司等音响部门,还将部分闽西汉剧唱曲录制成盒式磁带,向海内外发行。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汉剧 » 福建闽西汉剧的历代戏班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