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汉剧的历史发展

闽西汉剧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西皮 、二簧声腔体系,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 ,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闽南、台湾等地,影响遍及东南亚地区。

4

清代乾隆年间,乱弹流入闽西后,不断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嘉庆年间逐步衍化成闽西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原来称为乱弹,20世纪30年代初定名为汉剧 ,20世纪50年代末为与湖北汉剧相区别,正式改称闽西汉剧。

闽西汉剧,俗称“乱弹”,光绪年间,因受粤东“外江戏”(今广东汉剧)影响而改称“外江戏”;流行于以龙岩为中心的闽西各县、市以及闽中、闽南部分县市。其名称多被误解为“流行于闽西的武汉汉剧”,其实它源于清中叶湖南祁阳的楚南戏(今称祁剧)。在30年代,广东《汕头日报》编辑钱热储著文倡议,将广东的“外江戏”(楚南戏)称为“广东汉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区别“广东汉剧”而取名“闽西汉剧”。

据调查,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楚南戏已传入闽西,在宁化县坊田乡大罗村池氏祠堂戏台后壁上,发现有“乾隆丙辰(1736年)寒食节,湖南新喜堂班到此演出”的记载。清中叶后,“喜光班”、“荣盛班”、“寿福台班”、“福泰兴班”、“新福祥班”、“荣德班”、“双贵班”、“恒兴班”等陆续来到闽西的龙岩、连城、永安、长汀、宁化等地演出,并收徒传艺,开始在闽西扎根落户。其皮黄声腔以楚南戏为媒介流入闽西后,在流传过程中又吸收闽西木偶、西秦戏、饶平戏以及民间音乐小调等艺术养分,闽西汉剧成为既保留楚南戏皮黄声腔的风貌,又具有闽西特色的地方剧种。

清末至民国初,是闽西汉剧的兴盛时期,闽西出现的戏班有“荣德顺”、“新天彩”、“新乐天”、“新罗天”、“乐同源”、“新福顺”、“大香山”、“新金华”、“新桃园”、“赛桃园”、“新梅花”、“荣天彩”、“同乐春”、“大罗天”等班社,此外,在偏僻山村还有“咸水班”、“山垅班”、“土头班”等散布各地。  

 这一时期,外江戏(楚南戏)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艺人,如小生蔡迈三、乐师郭联寿等于民国16年(1927年)随“新舞台”班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演出《九炎山》、《薛蛟吞珠》等剧目,历时半年之久。龙岩艺人林南辉也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教戏传艺,最后客死泰国。民国13年,名旦张全镇(1886~1948年)、张巧兰(1905~1975年)夫妇,随“荣天彩”班到台湾演出《贵妃醉酒》、《拾玉镯》、《孟丽君》、《杏元和番》等剧目。40年代后,闽西汉剧开始衰落,戏班大量减少,艺人流散各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西汉剧开始恢复。1950年,老艺人陈坤福、邓星堂等重新组建龙汀汉剧团。1952年,成立龙岩群声汉剧团;1954年,改称龙岩专区汉剧团。同时,各县也先后成立专业性质的县级剧团,如永定县大溪汉剧团、上杭县汉剧团、武平县汉剧团等。业余剧团遍布各地,仅连城一县,1959年至1966年前,就有18个之多,永安县小陶镇有9个,闽南云霄、诏安、南靖等地也有业余汉剧团的足迹。“文化大革命”期间,闽西汉剧受到严重摧残,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才得以恢复。80年代,创作活动十分活跃,龙岩地区汉剧团的《鬼恋》、《唐僧行贿》、《春娘曲》、《人民啊,母亲》,上杭县汉剧团的《月到中秋》,武平县汉剧团的《打赌成亲》、《史碑案》(地区汉剧团、艺校汉剧班协助演出)在参加全省戏剧会演中分别获奖。

1994年,闽西汉剧创作了《擂皮子七七》、《酒楼风波》、《三代风流》、《甲鱼缘》、《风起庭院》等6本现代戏。其中《擂皮子七七》于1995年获省现代戏剧本征文二等奖、第10届“田汉戏剧奖”二等奖。8月份,龙岩地区文化局、文联在龙岩为著名表演艺术家邓玉璇举办从艺40周年纪念活动。9月份,在省第20届戏剧会演上,龙岩地区汉剧团演出《俏俏嫂》,获剧目、音乐、舞美等奖项,并于1997年12月进京参加福建剧展演出。

龙岩地区汉剧团于1996年11月与龙岩山歌剧团、龙岩地区艺术学校联合组成闽西客家艺术团,首次赴新加坡演出新编的反映客家妇女生活的现代戏《客家嫂》。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汉剧 » 闽西汉剧的历史发展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