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南国牡丹”

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源于湖北,约在清朝乾隆末年流入粤东潮汕地区,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清朝晚期是外江戏在粤东的鼎盛时期,最多时有30多个戏班。潮阳的“老三多”、澄海的“老福顺”、普宁的“荣天彩”、潮州的“新天彩”称为外江戏四大名班。同治末年“桂天彩”、“高彩天”设立科班,招收十二岁左右的儿童传艺,至光绪初年已陆续涌现一批名扬一时的艺人。

4


抗日战争时期,潮汕沦陷,外江戏濒临绝境,四大名班全军覆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仅有迁移大埔的“新福顺”勉强维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汉剧得到了复兴和发展。1950年5月,大埔成立了“民声汉剧团”,其后,梅县也相继成立了“艺光”和“文光”汉剧团,1956年,成立了“广东省汉剧团”,1959年又发展成为“广东汉剧院”。20世纪60年代前后专业汉剧团遍布汕头、梅县、韶关、惠阳等地区,最多时有十余个。1962年汕头地区成立了汉剧研究会。这一时期著名老艺人有黄桂珠、黄粦传、罗恒报、范思湘等,著名乐师有饶淑枢、罗璇、管石銮、余敦昌、罗琏等,同时还涌现了一批优秀演员如梁素珍、曾谋、黄群、罗纯生、林仕律、范开圣、黄月崇、李仙花、杨秀薇等。


广东汉剧剧目题材广泛,有各朝代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演义、传奇、神话和元明杂剧及现代剧等800多个。舞台语言以“中州音”为准。有汉乐丝弦曲三百余首,唢呐曲版一百二十多首,民间小调一百多首。唱腔优美、音乐清雅古朴,除了皮黄之外,还有昆曲、流水大板、安春调、七句半、曲牌、小调、佛曲等。伴奏音乐分“文乐”和“武乐”两大类。文乐最基本的为三大件,即头弦(又称“吊圭子”)、三弦、月琴,吹牌用笛子或唢呐作伴奏,以后逐渐加进二胡、扬琴、提胡、柳胡、琵琶、笙、中胡等;武乐有板、片鼓(又称“的鼓”)、小钹、大钹,小锣、大锣(又称“苏锣”)、铜金(又称“乳锣”)、马锣、碗锣、戥子、号头(又称“吊喇子”)等。“头弦”尖细透明,“大锣”声若洪钟,在皮黄声腔剧种中独具风格。角色行当齐全,发声方法比较独特。分六行七当:生(小生),分文生、武生、短打小生、娃娃生、文武生;旦,分青衣、正旦、花旦、武旦、彩旦;丑,分官袍丑、武丑、短衣丑、童子丑、女丑;公(老生),分白须老生、乌须老生、参白老生、武老生;婆(老妈、老旦),分贫婆、富贵婆、丑婆;净,分红净(又称红面)、乌净(又称黑头、大花)。行当发声分四种:原喉(真嗓)发声的有老生、丑、婆;子喉(假嗓)发声的有小生、旦;乌净发声用咋音;红净发声用真假嗓结合加鼻腔共鸣。

广东汉剧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声望。早在清光绪初年,就有“荣天彩”戏班到泰国演出。宣统二年(1910年),“老三多”班亦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地流动演出达3年之久。广东省汉剧团于1957年到北京作汇报演出,并在怀仁堂为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场演出《百里奚认妻》等,被誉为“南国牡丹”。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汉剧 » 广东汉剧“南国牡丹”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