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音乐的源头(田头山歌)

沪剧音乐源于黄浦江两岸的农村田头山歌,在黄浦江以东(川沙、南汇)称东乡山歌,黄浦江以西(松江、奉贤、青浦)则称西乡山歌。其中有上下两句体的小山歌和四句体的四句头山歌。

6

内容大都反映男婚女嫁或劳动生活,如“对花山歌”、“长工山歌”、“私情山歌”等。后来逐渐形成有故事情节的长山歌,如“白杨村山歌”、“赵圣关山歌”等。这些山歌的词句长短不一,短的不满十句,长则有几十句或上百句,但旋律比较简单,多数是上下两句或略加变化的对 仗式。其落音有上句落“5”,下句落“3”的,也有上下两句落“6”与“2”的。而四句头山歌则有起承转合,有落音“2 515”,也有从春调衍变而来,其落音是“2 5 6 5”的。在黄浦江以西地区却流传着落音为“1”的小山歌,这是西乡典型的山歌,它与东乡山歌虽在调式上有所区别,但都是以五声音阶组成。山歌初为民间歌手边劳动边歌唱,或农闲时在打谷场、小河边演唱或竞唱,之后逐渐形成了亦农亦艺的半职业或职业性的演唱。特别是职业性的演唱,优胜劣汰的竞争,促使了演唱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在音乐唱腔上的表现,是沪剧[长腔长板)(基本调)的雏形。所谓[长腔长板],是因为它的第一句起腔之后,有一个长达七小节半的过门,称作长过门,也叫长板头,所以被称为[长腔长板)。[长腔长板]是从上下两个乐句不断反复而发展成“起、平、落”结构的。它在演唱过程中随剧情内容的起落可以不断反复直至结束,有时在反复过程中也可随着唱词的声韵或句式的 需要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太大地影响到乐句的结构。[长腔长板)形成之初,其旋律比较简单,据上海图书馆唱片组收藏的由百代唱片公司于1911年起灌制的本滩第一批“扎头笄”唱片,如胡兰卿(生)、陆金龙(旦)的《卖红菱》,施兰亭(生)、王筱新(旦)的《游码头》等。他们唱腔的“板头”较快,旋律简朴,但唱腔已从上下两个乐句对仗的单一结构发展成为集“起腔、千腔、落腔”为一体的“起、平、落”的复合结构,具有声腔的基本特点,并为本滩音乐唱腔的变化打下了基础。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沪剧 » 沪剧音乐的源头(田头山歌)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