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腔和潮剧的形成

明代有潮腔、潮调的称谓,指的是“乡音搬演戏文”。《广东通志初稿》纂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卷十八《风俗》收《御史戴 正风俗条约》:“十一曰禁淫戏。

3

访得潮俗多以乡音搬演戏文,挑动男女淫心,故一夜而奔者不下数女。富家大族恬不为耻,且又蓄养戏子,致生他丑。此俗诚为鄙俚,伤化实甚。虽节行禁约,而有司阻于权势,卒不能着实奉行。今后凡蓄养戏子者,悉令逐出外居;其各乡搬演淫戏者,许各乡邻里首官惩治。仍将戏子各问以应得罪名:外方者递回原籍,本土者发令归农。其有妇女因此淫奔者,事发到官,乃书其门曰:淫奔之家。则人知所畏,而薄俗或可少变矣。”这里所说的乡音,是本地方言,即潮州话。用潮州话演戏文,是当时的地方化戏曲,即是潮腔、潮凋。到明代末年,戏曲仍然活跃,《揭阳县志·风尚》有这样的记载:“搬戏诲淫”,“尤可恨者,乡谭《陈三》—曲,伤风败俗,必淫荡亡检者为之,不知里巷市井,何以翕然共好。邑令陈鼎新首行严禁,亦厘正风化之一端也。”官府的禁戏文告,均可从反面明证当时戏风之盛。


明代剧目有剧本刊刻或抄录传世,已知的有七个。《荔镜记戏文》、《乡谈荔枝记》、《金花女》、《苏六娘》、《颜臣》五剧全用潮州方言音韵,有“潮腔”两字注于曲牌上或有“潮调”两字冠于书名之前;《金钗记》、《蔡伯皆》用官话音韵,却掺有潮州方言词汇。嘉靖丙寅(1566年)《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颜臣>、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写陈三、五娘爱情的地方故事,附刻《颜臣》是《烟粉欢合》所记陈颜臣故事的戏文唱词;“勾栏”则用生、旦、丑等角演唱陈三在惠州的故事。该书末页有书坊告曰:“因前本《荔枝记》字多差讹,曲文减少,今将潮泉二部,增入《颜臣》、勾栏、诗词、北曲,校正重刊。”可知在此之前曾有潮州和泉州的版本,该版是二种的糅合本。万历辛巳(1581年)又有“潮州东月李氏编集”的《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是传世最早的潮州人所编的剧本。稍后书商又出版《重补摘锦潮调金花女》,它是《金花女》和《苏六娘》两剧合刻,都取材于潮州的民间故事。五部戏文都是几十出的长戏,版本一再“重刊”、“增补”、“重补”,流播深广,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宣德七年(1432年)手抄演出本《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嘉靖(1522~1566年)手写演出本《蔡伯皆》出土,可以查考潮州搬演戏文在语言使用上从正音到乡音,即从使用官话到使用潮州话的情况。这两个戏都用官话,洪武正韵和中原音韵兼用,掺杂有潮州方言,如“宋舍为人好风梭,说话甚痴歌”、“好物”、“恁都不识宝玉”、“来到海丰地面,共伊去见我□”等等。《蔡伯皆》从正音逐渐演变为潮音,到清代有潮音剧本《蔡伯皆奏皇门》、《认像》等刊刻出版,剧日传演至今。

潮腔、潮调也是声腔,是曲牌联缀体,曲牌名目和南戏曲牌及明代初期戏文用的曲牌名称基本相同。注明“潮腔”的[四朝元][风入松][驻云飞][黄莺儿][醉扶归][梁州序]等曲牌,和《九宫大成》对照,在字数、句格上是大同小异的。到“潮调”的《金花女》、《苏六娘》,曲牌在语言、声韵、格律、腔调等方面都起了变化,句格、字数有些就对不上了,而且有较自由的[平调]。

行当脚色方面,明代为生、旦、贴、外、丑、末、净七行,其余是杂角。净行扮媒婆之类,净丑两行很难分别,皆多作浑科、滑稽。在歌唱方面则有同场各角色皆唱,二三人或多人同唱一曲,合唱曲尾。

潮剧是从明代潮腔、潮调发展而成的,潮腔、潮调是明代的潮剧。1952年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潮剧选传统戏《陈二五娘》中的折子戏《大难陈三》参演,其唱词和1956年后才见到的明本《荔镜记》第廿六出、1982年才影印到的明本《乡谈荔枝记》第廿四出在句式结构和内容上完全相同,用现存唱腔唱古刻本的词也还能唱。从上面说及的剧目、音乐曲牌、行当脚色以对照艺人传语“正字母生白字仔”,人们认为潮剧是源自南戏。有人从曲唱方面有帮腔、合唱,而且有《扫窗会》等戏和戈阳腔剧目相同,则认为潮剧源自戈阳腔。也有人从《桃花过渡》等民间歌舞性强,歌唱方面同调反复以及南宋以来有民间小戏活动的记载,认为潮剧是从民间小戏发展而成。从潮剧的发展规律及当代潮剧艺术创作实践来看,潮剧是擅于博取众长、用以发展和丰富自身的一个剧种,上述各说均有道理,然源于南戏,则有较多史料依据。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戏曲文化,如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剧 » 潮腔和潮剧的形成
戏曲大全

涵盖京剧、评剧、晋剧、豫剧、曲剧、越剧等三百余种戏曲

戏曲下载 戏曲资讯